鹹安宮中諸人心裡也不痛快:經胤禛再三陳情,康熙準許胤祥出府入宮為太子送靈。
晝夜交替,一晃便是胤礽的靈柩移靈皇寺的日子。
胤礽雖能勉強坐起,行動仍離不得卧榻,康熙本欲特旨免其送靈之職,為胤礽兩拒,隻得準了。
鹹安宮前,皇太後一手搭着康熙的手臂,一手攬着弘晀和弘為,瞅着靈柩落淚,康熙聽着皇太後含混憶昔的蒙語,慢慢蹙起眉頭:是啊,他的太子雖有驕縱之氣,卻從來是個好孩子,他當初是為了什麼一定要廢太子來着?
康熙的目光從一衆皇子身上掃過,停在胤祥身上,思量片刻,收回眼神,微微閉了閉眼,他的保成啊!
孝子順女發妻行在棺前,弘昉代父與胤祉行在棺木兩側,胤禛等一衆得封皇子并宗室王爺綴行在後。
雅爾江阿近日咳疾又犯,坐在轎中,透過窗紗看着前頭的軍尉,滿心焦躁:胤礽要他想法子将護衛清路的差事落到回京述職的年羹堯身上,他知道年家女兒是雍郡王胤禛的滕妾,想來,胤礽是要在這路上生事。這人還是這般不顧惜自個兒!
雅爾江阿正氣着,就見胤礽予他的仆從行至轎旁,對轎夫吩咐道:“且擡得穩些,王爺這幾日頭疼得厲害,受不得颠簸。”
雅爾江阿心頭愈氣,忽的一驚:莫非就是現在?
乾清宮東暖閣,康熙将一日折本批複妥當,撂下朱筆,看了眼窗外,皺了皺眉。
梁九功奉上茶盞,道:“皇上,十五阿哥求見。”
康熙飲了口茶,悠悠道:“胤禑什麼時候來的?”
梁九功辨不出康熙心緒,小心道:“回皇上的話,十五阿哥來了有一盞茶的時間,要奴才等您批完折子再通報。”
康熙放下茶盞,道:“叫他進來吧。”
胤禑入得大殿,行至團墊前,甩袖行禮:“兒臣給皇父請安。”
“什麼事,說吧。”
胤禑直起身,道:“皇父,兒臣今日見大哥和二哥家的侄兒們舉止有禮,無愧于大哥與太子親自教養,皇父命兒臣照看幾位侄兒和侄女的起居,幾位侄兒何時入上書房讀書,請皇父示下。”
康熙靜默片刻,歎道:“弘昉現在也有十三歲了。”
胤禑情知此時已退不得,扣在掌心的手指掐了掌心一記,道:“回皇父的話,大哥府上的二阿哥弘昉現年十三,六阿哥弘晗和七阿哥弘勺均是八歲。”
康熙是看過胤禔府上諸人的名錄的,想了想,擇了支筆,梁九功忙上前鋪宣壓玉。
點了墨,康熙略一思量,寫了幾個字,道:“朕為九阿哥賜名弘晍,十阿哥賜名弘明,十一阿哥賜名弘旽,你拿去宗人府記檔。弘昉、弘晗、弘勺和弘曣,明日起去上書房讀書,你從納蘭氏、赫舍裡、瓜爾佳、伊爾根覺羅氏挑了适齡的小子,拟個名單呈上來。”
胤禑從梁九功手中接過墨宣,俯身道:“兒臣領旨。”
“跪安吧。”
“兒臣告退,請皇父保重龍體。”胤禑言罷,起身退步,正欲轉身出殿,就見一宮侍白着臉進了來,俯身叩拜。
“皇上,太子的靈柩被毀了。”
胤禑一驚,隻聽天邊一聲驚雷,轉瞬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