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江望舒和高薇打了個電話。
兩人之前一直斷斷續續都有聯系,不過是高薇打過來的居多。
嘴上是想邀請江望舒這個專業人士來幫自己的忙,其實真實意圖在誰身上,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這次也是,聽說江望舒願意過去,高薇高興壞了,具體因為什麼原因高興,江望舒自然心裡有數。
不過她也不在意。
江望舒其實還挺佩服高薇這種人的,有才華,有自信,目标堅定,并且會努力付諸實踐,關鍵是情商還高。
要是有個這樣的嫂子,也挺好的——所以江望舒一點都不介意幫高薇搭橋。
反正最後做決定的還是江嶼,她本來也幹涉不了什麼。
挂了電話,江望舒摩挲着手機,本來想給江嶼再去個電話,猶豫了一陣,還是放棄了。
反正他過幾天回來,就能知道了。
聽說女兒想去音樂公司上班,楚媛很高興,不過依然要求她住在家裡,每天司機接送。
“在家裡有人照看着,省得吃不好又生病。”楚媛說。
江望舒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上午,江望舒按時到了魅音的樓下。
高薇笑着走過來,挽住她的手,臉上全是親切熱情的笑。
“我盼你來好久了,”她說,“上次公司那個國風策劃,我一直想請你來幫我參謀參謀。”
把江望舒引薦給公司同事的時候,她倒沒說細說,隻說自己從外面請了個很有才華的音樂家過來,幫活動把把關。
江望舒一直抿着嘴笑,跟新同事們打招呼,還帶了小禮物,明明是豔麗明媚的長相,看起來又很乖。
而且出乎意料的年輕。
她的身份也不是秘密。
上一回,江嶼來魅音的時候,不少人就注意到了他身後那個年輕女孩,知道這位來頭很大,惹不起。
江望舒也終于有機會和她一直喜歡的音樂人共事了。
音樂人姓張,40來歲年紀,是個作曲家,氣質很儒雅。
他和江望舒以前在其他場合碰見過,早就認識這位音樂圈的小公主,隻是有點詫異,小公主這麼早就出來接觸商業上的事了。
不過這種大家族,自然有一套鍛煉後代的法子,他也沒多想,順便還和江望舒聊起了他的母校——原本也是江望舒準備去讀的那所學校。
江望舒就笑笑,附和了兩句。
寒暄了一陣,就開始做正事。
就是那個國風音樂專題的新策劃。
如今國潮風正盛,在音樂圈子裡也不例外,魅音就想整合幾個之前大火的國風ip,再加入一些創新的元素,整一把大活,賺一波流量。
尤其現在,又有江氏的資金支持,高薇底氣就更足了。
所以,高薇想方設法把江望舒請來,不能說沒有私心,但也不是完全和公事無關。
有這麼一位小公主在,經費申請的時候,都好說話些。
高薇原本是想把江望舒當吉祥物擺的,但是不過半天,她就發現,自己好像小瞧了這位千金大小姐。
因為家境的關系,江望舒從小就浸潤在大師的圈子裡,耳朵犀利,品味也極好,不過她天性低調,又是剛來,一開始,她隻是專心聆聽,也不多嘴,頂多在紙上寫寫畫畫幾筆。
幾個人正在争活動宣傳裡的一段配樂問題,有人覺得大氣磅礴那段更好,也有人覺得這段有些粗粝,不大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還是另一段偏柔和的改良版更好。
吵了半天,誰都說服不了誰,高薇都聽得有點膩歪,一時也下不了決定,正晃着筆發呆,突然注意到江望舒紙上寫的一段曲譜。
畢竟是做這個行當的,以前也學過幾年琴,高薇對音樂雖遠說不上精通,但還是能看出來,這段曲譜跟剛才那兩段都有些像,又不太一樣。
她隻是本能想跟小公主拉近關系,随口問了句:“這是你剛才改的?看起來挺有意思。”
張制作聞言也伸過頭,仔細看了一陣,嘴裡念念有詞,過了一會兒又點點頭:“這段有點意思,我試着把它錄出來,你們再聽聽。”
江望舒倒是無所謂,大大方方的笑一笑,表示随便用。
正在吵着的幾個人都有點木,又覺得老闆和張制作捧小公主,捧得都有點沒邊了。
不過這種場合,他們也不好說什麼,具體選哪一段,總歸要等上頭拍闆。
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音樂人,張制作帶着助理,不一會兒就把這段小樣做出來了,曲子不長,一共也就十幾秒,但是剛一放出來,所有人的眼睛就亮了。
大氣磅礴有,又不失精緻和輕盈,仿佛正正好,踩在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審美點上。
和那段宣傳視頻搭配得恰如其分,天衣無縫。
誰都沒想到,小公主還有這個本事。
“你小時候我就說你有靈氣,”張制作忍不住對着江望舒大誇特誇,“等過幾年你從國外回來,再學了一身本事,就更了不得了,我們這些老前輩,都要被你們這些年輕人拍在沙灘上喽。”
江望舒依然含蓄文靜的笑,不多話。
她五官豔麗,張揚似火,剛開始還有不少人擔心,這位千金大小姐脾氣大,不好伺候。
但是隻要接觸久了,就會發現,她其實是很溫婉随和的一個人,尤其在陌生人面前,不怎麼愛說話,很内斂,但又極有教養,一言一行,都叫人如沐春風。
一看就是教養極好的大小姐。
這段曲子下來,高薇仿佛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小心挖到了寶藏,然後,江望舒要幹的活也更多了。
素來脾氣耿直的張制作人也沒覺得冒犯,反而笑眯眯的給江望舒鋪路。
跟江家備受寵愛的小公主打好關系,對他又沒壞處。
沒多久,項目組的人都知道,那個看起來年紀不大,長相極漂亮的少女,在這次活動裡,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等到江望舒問起邀請嘉賓的事,給她提前看名單,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是魅音贊助的一個國風音樂比賽,預計邀請12位歌手參加,拟邀請名單列了三四十個人,不過其中一小半都已經被劃掉了,還剩下不到20位,正在向對方确認檔期,以及出場費之類的問題。
其中靠下的一排,有一個劃掉的名字,寫着:宋梨若。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18線歌手宋梨若,都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