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管事緊緊捏着手中的青花瓷瓶,面沉入水地在一旁站立良久,而後擡腿進了李記雜貨鋪。
李掌櫃見他進來,就已經預料到他的來意。
果然,賀管事開口就問洗衣粉還剩下幾瓶?是否能保證與試用裝相同的品質?
李掌櫃知道這是要下大訂單了,但面上依舊淡然:“店内的洗衣粉絕對保質保量,和試用産品都是一模一樣的。至于存貨…”李掌櫃低頭翻了翻賬本,“目前還剩八瓶。”
“我全要了。另外,給我稱二兩澡豆。”
李掌櫃心道,這是要拿澡豆去與鄭記對質了?
他面上倒是不顯,讓店内夥計将剩餘的洗衣粉都包起來,又轉而安慰後面來到店中,卻因為沒買到洗衣粉而沮喪的百姓,并承諾三日後又會來一批現貨,到時候給今兒沒買到的幾位顧客提前留好。
賀管事點頭暗歎這個掌櫃的會做生意,又想到了鄭記那個滿嘴亂吹,大冬天還打着折扇擺譜的“掌櫃”,心中對兩家店就有了大緻的判斷。
待店内的客人都散的差不多了,甯凝這才步入店中,拱手笑道:“恭喜李掌櫃啊!”
李掌櫃一見她來了,眼神一亮,将手中活計交給其他夥計,請甯凝入了後堂。
“還是甯小娘子這個法子好!今日的五十瓶洗衣粉,除了拆開一瓶做了活動,其餘已經全部賣光了!”李掌櫃笑容滿面。
甯凝心中也是一陣輕松:“這樣一來,不管鄭記那邊再搞什麼花裡胡哨的包裝,應該都壓不住咱了。”
李掌櫃笑着點頭:“我已經将洗衣粉的事寫成書信,和一瓶樣品,送去府城東家那裡,相信過幾日就會有消息。”
“若是東家看中,甯小娘子,你這洗衣粉可就不隻在咱這桃李鎮立足了。”他眼含深意地看了甯凝一眼。
甯凝心頭一跳,難道這李記不是一家普通的雜貨店?李掌櫃也不是老闆?
不過她并未主動細問,隻是謝過李掌櫃的看中,而後又接下了五十瓶供貨單。
孰知甯凝這副淡定的模樣,落在李掌櫃眼中,又是一陣贊歎:小小年紀應對得體,喜怒不形于色,實在是個人才!
甯凝從李記出來後,先去許大夫那裡将洗衣粉的原料買好,又多買了一些石膏,随後繞道去陶瓷鋪定下了一百個白色瓷瓶。又給家中兩個小的買了些零嘴吃食,這才慢慢悠悠地回底張村。
******
回到蕭家小院,蕭延昭已經從山中回來,采了不少野山菌,幹柴也已經碼得整整齊齊,成捆壘好,放在後院的屋檐下。
甯凝将鎮上發生的事兒細細告訴二人,又說李記的五十瓶洗衣粉全都售罄,自己這邊再次接了五十瓶的單子。
蕭母懸了一下午的心總算是放下了,雙手合十,長歎一聲:“阿彌陀佛,解決了就好,還是三娘腦子轉得快!”
甯凝心中卻有些擔憂,桃李鎮的市場有限,五十瓶應當就是極限了,洗衣粉這東西也不是日日需要的,後面等市場趨于飽和,賣的也就沒這麼快了。
要想将生意做大,看來還是需要走出桃李鎮,去鎮安縣,甚至曲陽城看看。
将這些胡思亂想抛在腦後,今天洗衣粉大賣,畢竟是個好消息,甯凝興緻也高,幹脆嘗試做一道水煮魚,給家裡改善改善夥食。
那日買的大鯉魚,一直被蕭延朗和蕭小妹當做寵物,好好地在水盆裡養着,聽說嫂子要做新吃食,蕭延朗激動不已,可一聽說要殺魚,小孩子臉色就變了,小妹更是嗚咽了一聲。
甯凝心中有些不忍,正要開口說要不去鎮上重新買一條魚吧,卻見蕭延朗咬了咬牙,面容嚴肅地說:“請嫂子動手吧,本就是家中采購的吃食。”
說罷,他一臉沉重地拍了拍小妹的肩,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差點将甯凝逗得笑出聲來。
見兩個小的沒意見了,甯凝就開始殺魚備料。
刮魚鱗,去内髒,去掉魚骨,切掉魚頭與魚尾備用。甯凝手下不停,麻利地将魚肉切成薄片,又切了些豆腐,将豆芽挑揀好,另選了一些今日蕭延昭采的新鮮山菌,挑揀幹淨,放在一邊。
她拿出幾個雞蛋,将蛋清倒入魚片中,加一些鹽巴和白酒抓勻腌制。那邊又将豆芽、豆腐和菌菇用加了鹽巴的清水煮熟後撈出,鋪在瓷盆底部備用。自從蕭家生意上了正軌,廚房裡也采買了一些常用的鍋碗瓢盆,不再隻有三副碗筷那麼寒酸了。
今日做水煮魚,甯凝就用的是先前買的陶瓷盆,平日裡用來盛湯或一些大菜。
這邊收拾妥當,那邊魚肉也腌制完成了。
炒鍋中置入熱油,随後,甯凝将蔥姜蒜,花椒,和處理過後的茱萸粉下鍋爆炒,濃烈熱辣的味道瞬間在小院中擴散,連幫她燒火的蕭延昭都吸了吸鼻子。
翻炒出香味後,撈出一半花椒,又給炒鍋中加入清水,待水煮沸,就将魚片一片一片分開下鍋,稍微煮一會兒,魚片就熟了。甯凝魚片與鍋中的湯汁一起倒入瓷盆中,又将之前撈出的花椒與茱萸粉鋪在魚肉上,最後,将一勺熱油澆到瓷盆中,一份新鮮熱辣的水煮魚就做好了。
蕭延朗聞着味就雙眼冒光,早就不見之前說要殺魚時的沉重了。蕭母更是誇贊甯凝廚藝好。
甯凝又将之前剁下來的魚頭與魚骨,配上豆腐後,熬制了一盆鮮美的魚頭豆腐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晚飯。
蕭母先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水煮魚,也不知是怎麼了,自從三娘開始搗鼓各種美食,原本身為貴女,沒有那麼重口腹之欲的自己,竟也會聞着香味垂涎欲滴。
一口下肚,鮮香麻辣的味道搭配鮮嫩的魚片,蕭母的眼神立刻亮了:“從沒見過魚片竟可以這樣吃!”
蕭延朗更是顧不上說話,隻在吃東西的空閑,連連對甯凝豎起了大拇指。
經過熱油與椒麻雙重刺激,豆腐豆芽都更加入味兒,蕭小妹也淺嘗了一片豆腐,一小片魚和幾根豆芽,雖然孩子還有些意猶未盡,但是她年紀太小了,大人還是怕這味道太霸道,刺激到她的腸胃,因此不敢讓她多吃。
甯凝知道蕭家以前必定出身不凡,對于這個時代的各種頂級美食,肯定沒少享用,因而試探地問道:“你們覺得我這個魚,做的咋樣?”
蕭母還在回味剛剛那令人驚豔的味道:“從未有過的美味,說實話,燕京頂級食肆的大廚,都做不出來這樣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