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面煎至金黃,再翻過來煎另一面。幾條黃魚都如此處理後,撈出備用。
然後就着鍋裡的底油,放些蔥段進去,幹煸蔥段的香氣立刻散發出來。而後将之前煎好的黃魚下入鍋中,加入鹽、糖、香料和醬料等提味兒,又加了些清水,直至蓋住魚身,最後将一開始焯好的豆腐也放入鍋中,蓋上蓋子用小火慢炖。
甯凝這邊炖上黃魚豆腐,蕭母在那邊趕緊淘米,蒸上米飯,黃魚燒豆腐的醬汁拌米飯最是下飯,這兩天大家都忙,還是需要多補充一些碳水的。
等到炖的差不多了,甯凝又洗了點青菜心、白蘿蔔等常見時蔬,扔進鍋中,最後開大火收汁,一道鮮美的黃魚燒豆腐就完成啦。
幾人圍坐在院中,蕭母直誇這黃魚肉質鮮美,豆腐吸飽了醬汁的味道,也更顯美味。蕭延朗則就着這道菜,連着吃了兩碗米飯,若不是甯凝攔着,不許他暴飲暴食,恐怕還能再來一碗。
放下碗筷後,蕭延朗大呼過瘾:“嫂子,你的手到底是怎麼長的呀?怎麼會做這麼多好吃的?”
甯凝笑嘻嘻地說:“也許我上輩子是個禦廚呢!”
“禦廚也沒你做的好吃。”蕭延昭突然開口,餐桌上陡然一靜。
甯凝也沒想到這便宜相公會這麼直白的誇自己,愣住了。倒是蕭母很快反應過來,抿着嘴笑個不停,看了蕭延昭一眼後,又望着甯凝說:“我們三娘就是心靈手巧。”
蕭延昭說完了那句話後,便再也沒開口,徑自低頭吃飯。
不過午飯結束後,他又主動承擔起刷碗的工作。有人幫忙洗碗,甯凝也不推辭,就全權交給他了。
下午難得清閑,甯凝就靜下心來思考制香皂的事兒。
上次看到蕭母洗衣服時,她就有了這個想法,後來在鎮上雜貨店也了解了一番情況,這個時代是有類似産品的,比如蕭母那天拿的皂角,就是天然的清潔劑,直接用來搓洗就可以去污。
家中條件稍好一些的,可以使用澡豆,這是用豬的胰髒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也曾記載,把豬的胰腺的污血洗淨,撕除脂肪後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勻地混合後,經過自然幹燥便成可作洗滌用途的澡豆。
其實說白了,這些都是用來去除污漬的,去污最有效的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無論是皂角還是豬胰子,都是天然或是後天可形成為表面活性劑,自然可以用來去污。
不過這兩種在現代社會都已經被淘汰了,因為現代人找到了更加強力有效的去污成分,那就是脂肪酸鉀。
隻要用強堿與油脂相結合,就能形成去污能力極強的香皂。若是講究一些,還可以加入香料,做出帶有各種香氣的護膚皂。
而這個時代的人,似乎還沒有發現,其實生活中最常見的草木灰,就能制成強堿。
草木灰中所含的碳酸鉀,遇水會分解出氫氧化鉀,這就是最容易得到的強堿,然後與豬油混合,産生皂化反應,就可以做出手工皂了,清潔效果遠勝于澡豆和皂角。
草木灰簡直毫無成本,村戶人家最不缺的就是這個,等到天氣再冷一點,開始燒炕後,那草木灰更是家中常備了。
唯一的成本就是豬油,這年頭動物油價格不算便宜,但是若能做出效果好的清潔産品,高價賣出,那麼這個成本價也是值得的。
甯凝想了想,上次煉的豬油還有一些,完全可以現在就着手實驗一番。至于入模的工具,她打算先去張氏兄弟那裡借用,自己打造一套花式的造型模具。
另外她還想去張家兄弟那裡定制一個手推車,就跟現代路邊流動攤位那種差不多。将來豆腐生意正式進入正軌,每天要帶去鎮上的豆腐和豆花隻多不少,隻靠家裡幾個女人孩子靠人力搬到鎮上,實在太難了。
若是有個手推車,車子上方的櫃子裡可以盛放貨物,甚至還能直接将爐竈放進去,而且手推車推起來也省力氣,上面還可以用油布加個可以伸縮的帳篷,若是遇到雨雪天氣,也不會淋濕吃食,人也可以躲進去避雨。
手推車更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推着走就行,那做生意也就容易多了。
隻是這手推車的設想,恐怕簡單口述也說不清楚,還得自己拿着設計圖,手把手去教。不過這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想到就做,甯凝不想打擾蕭母休息,于是去東屋和蕭延昭打了個招呼,借來紙筆,将手推車的設計圖和香皂模具的構思圖畫出來,這就去村東找張家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