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一家遭難之後,她還沒有想清楚要怎麼辦。一道賜婚的聖旨就砸在了孟家男女老少的頭上。
當今聖上命她家小姐嫁給國舅爺劉奎壁,孟老爺和孟夫人不敢忤逆聖旨,隻得前來勸慰她家小姐認命出嫁。
她家小姐知道這件事後,竟不知從哪裡想到的主意,要學戲文裡的人物,女扮男裝進京趕考,洗清夫家的冤屈。
她雖然覺得小姐勇氣可嘉,但又以為這個辦法實在是異想天開,難以實現。
沒想到後來小姐真的做到了……小姐離家出走後,孟府上下亂成一團。為了免遭滅門之災,孟老爺和孟夫人委婉地求自己能代小姐出嫁,自己本想為皇甫公子守節,不願嫁給那蠻橫無恥的劉國舅。
可是她與母親多年來一直仰仗着孟家的照料,孟家對她母女兩人恩重如山,她若不替嫁,豈不是對孟老爺和孟夫人忘恩負義?
經過母親的幾番勸解和孟老爺、孟夫人的再三保證會替自己照料好母親後,她終究是答應了替小姐出嫁。
可她并非是沒心沒肺的提線木偶,可以仍由人擺布。且不說她心裡存着一個皇甫公子,那劉奎壁也不是什麼良人,她身在閨閣都能聽到他的一些惡行。她若真嫁給他了,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歸宿。
所以她出嫁前就做好了打算,在出嫁那一日,将一把剪刀藏在了嫁衣之下,欲在洞房花燭夜時與那劉奎壁同歸于盡。
結果那劉奎壁身上竟有些本事,在喝醉酒的情況下,居然也避開了她的暗殺。她見行刺不成,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轉身就躍入了樓外的昆明池中。
在水中,她幾乎溺死過去,不知飄了多久後,她才被景夫人的船救上岸。為了不被景夫人送回去,再被逼着嫁給劉奎壁,她為自己編造了一份身世,瞞住了景夫人。
景夫人天生一副好心腸,見她可憐,就将她認作了義女,并帶入京城……
可現在……蘇映雪看着鏡子裡毫無喜色的自己,長歎一口氣,沒想到自己還是逃不過被人強定婚事的命運。
也不知小姐現在人在何方,過得怎麼樣,身份有沒有被人發現。
她若是有小姐那樣的勇氣……念頭剛冒出來,蘇映雪就兀自搖了搖頭,她怕,她做不到像小姐那樣。
她早就将自己的身心都許給了夢中的皇甫公子,立誓絕不另嫁他人。
此次彩樓選婿,她的繡球若是砸中了他人,她隻能再去尋一條死路了……
-
另一頭,鼎元遊街那叫一個熱鬧。
鑼鼓開道,羅蓋遮天,彩旗飄揚,新科進士們個個披紅挂彩,滿面春風,騎着高頭大馬在禦街上緩蹄前行。街道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百姓,對着這些貴人啧啧稱歎,豔羨不已。
不知從哪家樓上抛下一個錦囊來,直直砸在當首的郦君玉懷裡。
落在郦君玉身後一步的榜眼和探花都瞧見了,忙開口打趣道:“狀元爺這才登科就收到了女子傳情的信物,看來是要雙喜臨門了呀!”
郦君玉無奈的笑了笑,拿起那錦囊,擡頭尋找它的主人,卻隻見兩旁的茶樓酒肆上每一扇窗戶裡頭都擠滿了看熱鬧的男男女女,數不勝數,哪裡還找得到是從誰手裡抛出來的。
她不看還好,這一看就不得了了。樓上那些年輕女子本來隔得遠,并未看清狀元郎的相貌。郦君玉這一擡頭,正好讓日頭打在她的臉上,更襯得她膚白如玉,俊逸無雙,連烏紗帽兩端的金花都閃着璀璨的光芒。
驚呼聲不斷從樓上響起,也不知道是誰先起的頭,那些年輕女子紛紛将什麼鮮花、錦囊、手帕統統從樓上朝郦君玉抛了過來。凡是手頭上抓得到的,沒有什麼是她們不能抛的。
“哎喲。”一旁的榜眼突然發出一聲慘叫。原來不知是誰從樓上抛了個橘子下來,沒有砸到郦君玉,反而砸中了他的腦袋。
三人哪裡見過這種陣仗,連忙催馬前行,但奈何前頭堵路的百姓太多,就算清路的兵丁再努力,也不過進益了半分,她們還是被困在人群的包圍之中。
郦君玉忽然聽見樓上在呼喚着‘公子、公子’。她循聲望去,隻見孟鸢和榮發擠在一間茶樓的二樓上,正朝她歡喜的招手。
此時兵丁已經在人群中清出了一條道來,郦君玉不好停留,隻得朝她們回應的揮揮手,臉上的笑容一如往常那般溫和,讓人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