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的入宅宴是吃的是賓主盡歡,其間的一道果木烤鴨更是讓人贊不絕口。
為了烤好這隻鴨子,盧曉曉走遍了菜市場,看遍了附近幾個村養的鴨子,最後選出四隻四斤重的大白鴨。
将鴨子宰殺放血後,在沸水中摻入等量的涼水調成溫度适合的熱水,将鴨子浸入到水中燙透,撈起後從胸脯順着羽毛的方向褪毛,動作輕而快,然後将褪毛的鴨子放入涼水中清洗,緊縮皮膚,再用夾子将細毛除盡。又除去鴨腳和翅膀,在左翅下開一小口取出内髒,用清水清洗幹淨。
以竹條撐于兩翅骨間,将鴨體撐起,然後找來盧二郎,讓其對準鴨子的頸部的皮肉之間,使勁往裡吹氣,使鴨子全身鼓氣,皮肉分離。盧二郎吹得腮幫子疼才尋到吹氣的竅門,直嚷着要多吃些烤鴨。
然後制作皮水,以麥芽糖、醋、水調制成汁,在鍋中煮至燙而不沸,略微冒氣時起鍋。用皮水從上而下地細緻地澆燙鴨身,最後再将鴨子挂在屋檐下通風上一夜。
到了第二日,風幹的鴨子皮肉緊實,烤制時需往鴨體内灌水,達到外烤裡煮的效果,灌完水,再用皮水挂一遍色,保證烤鴨出爐時色澤紅潤均勻。
然後一隻一隻的上爐烤制,試火候,試時間。一隻烤焦了,一隻沒烤透,到了第三隻,才初有色澤紅潤、表皮酥脆的烤鴨樣子,可火候仍是過了些,肉質有些發柴,等到第四隻,盧曉曉終于摸清了烤鴨的火候。
烤鴨以果木烤制而成,出爐時再刷上一層香油,色澤亮麗、皮脆裡嫩、鴨肉帶有果木清香。
在清水中加入醬油、糖、面粉,小火熬制出烤鴨必備的甜面醬,再配上荷葉餅,黃瓜條,大蔥段,烤鴨的配料齊活。
上桌時,盧曉曉又秀了一把刀工,一隻鴨子片出一百零八塊鴨肉,片片連皮帶肉,是薄厚均勻。
據盧曉曉了解,宋朝便有烤鴨的做法,稱為炙鴨、燒鴨,是汴京酒樓、市肆中的名肴,在皇宮、民間盛行,是後世豫菜的十大名菜之一。
城關鎮地處江南,盧家人還第一次見烤鴨,先是各嘗了一片鴨肉,皮酥肉嫩,又照着盧曉曉說的吃法,夾兩片鴨肉蘸上醬,加上黃瓜條、蔥段,一起裹入薄若白紙的荷花餅中,酥嫩的烤鴨、佐以餅香、蔥香、醬香,加上清脆的黃瓜,宛如一場味蕾的盛宴,讓人回味無窮。
“曉曉,你是怎麼想出這做法的呀?”盧春芳忍不住問道。
“我最近常和鎮上的大爺大嬸們聊吃食,這裡頭有些大爺大嬸去過不少地方,吃過不少好東西呢,這烤鴨便是這宅子的原主人與我說的,說他陪兒子進京趕考的時候,有幸吃過一回汴京炙鴨,鴨皮的酥脆和鴨肉的鮮嫩,叫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盧曉曉解釋道。
往後她還要做出更多的新菜,不能都是她空想出來的,隻能說是聊天聊出來的了,而這搬遷府城的大爺就是最好的說辭。
“也是曉曉厲害,聽人簡單說幾句滋味,便能做出來。”盧大娘子誇道。
接着又問道,“曉曉,這做法可費事?十六那日吃席能否做兩隻?”
“伯娘,不算費事,今日就是試火候多折騰了幾次,往後一爐可以烤幾隻,就是從鎮上到村裡,不如剛出爐的好吃了。隻可惜鎮上傍晚要關城門,不然就在這院子裡擺上兩桌,也是極好的。”
“不妨事,能吃到這新鮮吃食已是了不得了,不能叫你們又出力又出地方的,回頭這做菜的錢可不能與我少算了。”盧大娘子道。
“二嫂這樣客氣,曉曉還想尋你們幫忙呢,這樣都不好開口了。”盧二娘子笑道。
“曉曉有什麼事兒,隻管說。”在跟盧大貴喝酒的盧二伯分神聽到了幾人的對話,開口問道。
“我有一個吃食方子,就是上回在裡正家吃的粉絲,我打算在鋪子裡賣,隻是做起來頗花工夫,想讓二伯一家做,然後鋪子按斤收,就不知您兩同不同意?”往後鋪子裡要賣果木烤鴨,這鴨血粉絲湯就少不了,不然這鴨内髒可就浪費了。
“願意,我們自然是願意的,那幹鍋兔就賣得極好,我們攢了不少錢了。春芳最近養兔子可用心了,恨不得住籠子邊上。”盧大娘子高興道。
“爹從山裡帶回來的母兔子好似懷孕了,整日裡不愛動,吃的又多,我這兩日看她,肚子大了不少。”盧春芳解釋道。
“太好了,這兔子要是順利産崽又養活了,那咱往後的兔肉就不愁了。”盧曉曉原想着這養的兔子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繁育。
“嗯嗯,我最近可小心了,它膽小,我把她單獨圍了起來,又常陪着,還給多加了草和水。”她是照着照顧嫂子的方式來弄的,小心些總是沒錯的吧。
“還想讓春芬姐在鋪子裡管面食檔口,那做粉絲就得多勞煩二伯娘了,鋪子剛開張,應是要得不多。”
“家裡一堆人呢,你堂哥、你二伯都能幹活,人手就别愁了,保管給做好,咱明日就開始吧?”盧大娘子拍胸脯保證道,掙錢的事哪裡會缺人手。
“明日我跟爹一道回村裡,伯娘,有一事要提前說好,就是這做粉絲的法子可别洩了出去。”
“那是自然的,你就放心吧。”
“好好好,咱隻要齊心協力,往後這日子隻有越過越好的。”兩家人齊心是盧爺爺最願意見到的了。
兩家人又說笑了好一會,快到酉時,盧二郎才趕着城門關之前把人送回了村,連帶着還有一小碟烤鴨、肉菜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