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小飯館。二人邊吃邊聊。
姜琦,“你怎麼也離職了?”
蔡曉薇,“拖欠薪資,扛不住了。”
姜琦,“那确實。你知道嗎?趙茜在劉經理那。”
蔡曉薇有點驚訝,“不知道耶。”
姜琦,“算是劉經理挖她過去的吧。本來我也想去試試的,但他們公司離我家太遠了,我也能跟你們一樣,去公司附近租房子住。”
蔡曉薇,“那倒也是。但你住爸媽家裡,都不用給房東打工,多爽啊。”
姜琦,“唉,各有利弊吧。跟父母住也挺煩的。我跟你們分開以後,去了一家公司,但他們整天勾心鬥角的,每天烏煙瘴氣的,領導還特傻逼。忍無可忍就裸辭了。”
蔡曉薇,“我也剛從一家公司離職了。”
姜琦,“因為啥呀?”
蔡曉薇,“試用期不轉正。正式的勞動合同一年一簽。我這歲數,每年都中年危機,誰扛得住啊!”
姜琦,“一般都是簽三年的。一年都不到的,确實不正規。你覺得剛剛那家公司咋樣?”
蔡曉薇,“我覺得我沒戲。”
姜琦好奇,“為啥?”
蔡曉薇,“面試問我的都是有的沒的,感覺對方意向不是很明确的意思。估計,我是湊數的吧。”
姜琦,“唉,這公司除了離我家兩站地以外,确實挺一般的。”
蔡曉薇,“對了,你不是編輯嗎?轉新媒體啦?”
姜琦,“嗨,有什麼幹什麼呗。反正都是文字搬運者,本質上沒什麼差别的。”
蔡曉薇若有所思,“那倒也是。”
外派公司,前台
面試官,“你能接受年齡比你小的人,當你的領導嗎?我們的市場總監是個90後。”
蔡曉薇,“這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大家都是憑本事吃飯的。”
面試官翻看着蔡曉薇的簡曆,“我看你幾份工作都是執行,幾乎沒有管理經驗——”
蔡曉薇,“我不太喜歡開會,能到管理的人,都需要坐在會議桌上溝通對接工作,這方面我不擅長。我隻想踏實做事,所以,一直以來,不管是做文案、策劃、還是新媒體,我都幹得挺開心的。”
面試官點點頭,“了解。那你溝通能力還可以嗎?我是說,如果外派你到甲方公司坐班,你這邊是方便的嗎?”
蔡曉薇一頭霧水,“外派去别的企業坐班?”
面試官解釋道,“是的。公司會接各種項目,然後分配到個人,配合甲方做事情。有的需要去對方公司坐班,方便溝通和考核;有的可以在公司坐班。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蔡曉薇擔憂,“那項目周期一般是多久呢?如果這個項目結束了,我是要怎麼辦呢?”
面試官,“一般是3-6個月,如果是長期合作,一年以上的情況也是有的。項目結束後,可以先回公司,分配其他的項目做。”
蔡曉薇,“那等待分配期間,薪資也是全薪嗎?”
面試官搖搖頭,“等待分配期間,底薪是5K。如果你覺得收入低不能接受的話,也可以看看新的工作機會。總之,你也可以雙向選擇的。”
蔡曉薇為難,“這樣啊…那我們簽勞動合同嗎?”
面試官,“簽項目合作合同。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兼職合同。就是跟其他公司那種試用期三個月簽三年,不一樣。我們是按項目簽。”
蔡曉薇,“那可能跟我的求職意向不太匹配。”
面試官,“你可以再考慮一下。或者,我們也接受您這邊做兼職的。”
蔡曉薇站起身,“不考慮了。謝謝您的接待。”
回家路上,蔡曉薇心裡不是滋味:
一直以來,她引以為傲的新媒體,那點兒可憐的數據,根本不足以找工作;也或許是剛剛那次試用期未能轉正的心理創傷,讓蔡曉薇對自己的新媒體能力極其不自信。
也可能是那家電商公司的運營邏輯,對内容文案如此輕描淡寫不屑一顧的态度,讓她覺得這個新媒體這個崗位不僅僅沒有話語權,甚至連靈魂都沒有了。
正如姜琦說的那樣,能找到什麼工作就先幹着吧!但再怎麼樣,也得找家正經公司吧。像剛剛那家兼職項目的就算了。再怎麼樣也得找個稍微穩定點的。
在蔡曉薇的職業規劃裡,确實沒有考慮過升職當領導管人。但是,年紀越來越大了,不找管理方向的工作,薪資待遇談不上去不說,具體執行的工作也越來越難找了。
特别是遇到年紀比下屬小的領導:如果小領導不介意下屬比自己年紀大,以工作能力來公正評判還好;如果對方瞧不起人,片面的認為年齡大了還隻能做基礎崗位的工作,是不是能力不行,還是情商不行?那就真的是即便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都落不下什麼好。
畢竟,對方會一口咬定:你就是沒真本事才隻能在這裡受窩囊氣。你要有真本事,早走人了。
唉,果然,不想當領導,就隻能被别人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