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寶珠很快就從方圓那裡得到了消息。
于是立刻開始着手蓋房。
雖然總資金還差三百塊,但是沈寶珠并不打算等着資金到齊。
時間最寶貴,至于資金缺口,沈寶珠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
沈寶珠先請家門口的鄰居宋大牛幫忙用尺子在村口量了地,按照和方圓說好的,長十米,寬五米,總共五十平的空間。
這個房子屬于“不合規建築”,過幾年政策嚴明了,這房子早晚是要拆除的。
但那會兒早就賺到錢了,拆了就拆了。
現在舉國上下百廢待興,各項政策都有待制定,這會在村口蓋房子,相當于鑽了政策的空子。
沈寶珠量好了五十平的土地,立馬開始找村裡人幫忙宣傳一下,說自己要蓋房子,需要勞動力,一塊錢一天,一天幹八個小時,包中午和晚上兩頓飯。
沈寶珠先把消息告訴了方圓,讓方圓幫忙宣傳出去。
這個年代還沒有什麼好的賺錢門路,大多數勞動力除了下地幹活,就是到地裡頭撿麥穗,要麼就是去鎮上的工廠幫忙扛包、裝車,做些苦力,一天兩塊錢,但是不包吃,扣除掉路費,還有飯錢,還沒有沈寶珠這裡掙得多呢。
因此一聽說沈寶珠招勞工,原本想要去鎮上幹活的閑置勞動力立馬都不去了,都來沈寶珠家裡找沈寶珠。
但凡是地裡頭不忙的,都來上門問沈寶珠還要不要人。
方圓的宣傳能力果然是強,不到兩天時間,沈寶珠就已經找夠了二十個本村人。
沈寶珠對蓋房子不懂,于是打算再去問問方圓,能不能幫忙找個工頭。
正要出門,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寶珠姐在家嗎?”
沈寶珠撫着肚子出來看,見到來人,登時眼前一亮:“桂英?”
張桂英梳着兩個光亮的辮子,有些羞赧地點了點頭,她手裡推着一輛自行車,自行車上還挂着一大把豆角。
張桂英把那一大把豆角從自行車上取下來,笑着遞給沈寶珠,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寶珠姐,這是我在院子裡種的,今年豆角結的特别好,我特地帶些來給你和程大娘吃。”
沈寶珠自然不要,但是張桂英再三推攘,沈寶珠隻好收下了。
上次張桂英主動買她剩下的那一半西瓜,她對張桂英頗有好感。
沒想到今日張桂英竟然主動上門來了,看樣子是有求于她。
果不其然,張桂英沉吟了一會兒,才勉為其難地紅着臉開口道:“寶珠姐,我聽說你要找人在村口蓋房子?宋山海剛好也在家閑着呢,讓他過來跟着你幹行不?”
沈寶珠頓時明白了,原來是為了這個事兒來的。
張桂英怕沈寶珠不答應,又趕忙毛遂自薦道:“宋山海力大如牛,一次能扛二百斤包,而且他以前跟着老師傅去别村蓋過房子。”
沈寶珠正愁沒有工頭,聽了張桂英的話頓時眼睛一亮:“山海懂不懂蓋房子該怎麼分工?”
張桂英忙點點頭:“寶珠姐,他懂的,你盡管問他就行。”
沈寶珠十分高興,也算是還張桂英一個人情,便對張桂英說道:“行。你讓山海明天早上九點到我家來吧。”
張桂英歡天喜地地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宋山海就來了。
約好的時間是九點,宋山海提前了整整兩個小時。
沈寶珠把宋山海打量了一番,見他老實憨厚,模樣周正,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背心,露出小麥色壯碩的肌膚,胳膊上的肌肉塊塊分明,一看就是經常幹力氣活的。
宋山海比方圓還要内向,但是他很聽方圓的話。
今早張桂英讓他早點來,還說讓他到了之後主動問問寶珠要讓他幹啥,别傻愣愣地站着等。
宋山海想起他老婆的話,便立馬憨憨地問道:“寶珠姐,我現在要做啥?需要我做啥你盡管跟我說,我啥活都能幹。”
這是他來之前張桂英交給他的原話,宋山海把老婆的話照搬了出來。
沈寶珠見這個宋山海長得憨頭憨腦,看起來是個可靠的人,有意試探一下他的水平,便招呼宋山海到堂屋裡喝杯茶。
宋山海雖然覺得有些不妥當,但是想起他老婆的叮囑,沈寶珠讓他幹啥他就幹啥,便硬着頭皮在沈寶珠家的堂屋桌子前坐下,雙手如同上課一樣乖乖放在兩側。
沈寶珠給宋山海倒了一杯茶,問道:“山海,我現在打算蓋一個五十平的房子,總共招了三十個人,這流程和人員分配該是怎麼樣的?”
這可問對人了。
宋山海登時眼睛一亮,這個問題可是他的舒适區,他前幾年跟着隔壁村的一個老師傅在各村蓋房子,耳濡目染,再加上老師傅信任他,什麼都交給他,不知不覺中,宋山海已經掌握了這一門本事,因此沈寶珠一問他,宋山海便一改剛才的羞赧,滔滔不絕地給沈寶珠分析了起來。
沈寶珠聽他講的頭頭是道,确實是那麼回事兒,便知道宋山海的确是有兩把刷子的。
沈寶珠也需要這麼一個人才,于是在問了宋山海幾個問題後,滿意地點了點頭,當即對宋山海說道:“那你就作為本次的總負責人,安排每個人的工作進度,工資是五塊錢一天。”
這讓宋山海一下子慌了,下意識地推辭道:“不,這個我不行。我以前沒有幹過這麼大的事情。”
沈寶珠知道宋山海聽他老婆的話,故意問道:“那你來的時候桂英怎麼和你說的?”
宋山海有些憨頭憨腦地撓了撓頭:“她說讓我什麼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