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寶珠仔細一看,隻見眼前站着一個年輕姑娘,約莫二十出頭的年紀,丹鳳眼,眼神中帶着怯生生的意思,一開口說話臉頰就微微發紅起來。
看到沈寶珠,女子趕緊笑了起來:“寶珠姐,我是張桂英。”
沈寶珠這才想起來了,原本是村頭宋山海的媳婦。
沈寶珠聽程敏提起過宋山海,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人長得帥氣,憨厚老實,和眼前這姑娘挺般配的。
宋山海和張桂英結婚還不到一年,那會兒沈寶珠還在鹭島。
張桂梅見沈寶珠沒認出自己,趕忙笑着說道:“寶珠姐,你不認識我也正常,我和山海剛結婚,那會兒你和……”
說到這裡,張桂梅臉色一白,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帶出宋明禮的名字了,尴尬地支支吾吾起來,生怕沈寶珠生氣,一時半會兒竟然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張桂英恨自己最笨,怎麼就在沈寶珠面前提起故去的宋明禮了呢?
但是沈寶珠卻絲毫不以為意,輕輕點點頭,主動答話道:“我想起來了,你和宋山海剛結婚,我娘和我說過,但是我還沒見過你哩,那會兒我和老宋還在鹭島,山高路遠,你們結婚的消息是我後來回到村裡才聽我娘說的。”
張桂英垂下頭來。
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沈寶珠。
這麼年輕漂亮,可惜遭遇這樣不幸。
宋明禮是三裡五莊都有名的,聽說年輕有為,但是對婚姻特别挑剔,一直拖到年齡大了,仍舊未婚。
那會兒張桂英的娘還想托人把她說給宋明禮,但是被張桂英着急地攔住了。
張桂英對她娘說:“娘,你咋就那麼自信,人家宋明禮連清華的女大學生都看不上,怎麼能看得上我?你這不是給我找難堪嗎?我有幾分幾兩,我自己心裡還不清楚嗎?”
張桂英說着,急的都快哭了。
張桂英的娘看到她這副模樣,恨鐵不成鋼,歎氣道:“你啊,總是輕視自己,有機會都不知道争取!總是這副任人拿捏的模樣!”
張桂英嗫嚅道:“那是我自己自己幾斤幾兩。”
張桂英的娘擔心地歎氣道:“這副軟塌塌的樣子,娘隻希望你将來的婆婆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不然你到婆家的日子可有的受了!”
張桂英不說話。
後來托人就說給了大河村的宋山海。
宋山海雖然鬥大的字不識一個,但是憨厚老實,唯妻是命,而且年輕有力,模樣周正,她打心裡對自己的婚姻還算滿意。
雖然和宋明禮沒法比,但張桂英覺得她這樣的女人就隻能配得上宋山海這樣的男人,不敢肖想宋明禮那個層次的男人。
張桂英後來聽說宋明禮也結婚了,還帶着他的妻子一起去鹭島了。哪裡想到英年早逝,實在是讓人惋惜。
這是張桂英如此近距離地見到沈寶珠。
一張鵝蛋臉,容貌清麗,一雙漆黑的眼睛中透着堅毅,容貌雖不是傾國傾城,卻另有一番氣質。
穿着一身樸素的灰色衣服,肚子微微挺起,雖然在農村,但是談吐卻一點都不土氣,和别的農村婦女都不一樣。
尤其是她說話的時候,緩緩道來,那雙眼睛也像是會說話似的,讓人着迷,忍不住被她吸引了過去,移不開目光,想聽她把話說完。
沈寶珠看張桂英騎着一輛自行車,自行車的後座上還别着一把鐮刀和一把鏟子,主動問道:“這是剛下地回來?”
張桂英回過神來,連連點頭道:“是呢,地裡草多,我下地去挖草,剛回來。看到賣西瓜的,我也饞了。”
說完自嘲地笑笑,臉又情不自禁地紅起來了。
沈寶珠知道她是好心,幫自己分擔半個西瓜,便把張桂英的這份善意記在了心裡。
于是便笑着對張桂英說道:“我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饞的不行,看到西瓜就走不動道了。偏偏這個老伯伯的西瓜個頭太大,我隻能吃一半。”
那賣瓜的老農心裡正怕生意黃了,顧不得擦額頭的汗珠,趕忙笑吟吟地搭話道:“妮兒,正好你們倆把這個瓜分了。我家的瓜,包熟包甜,不好吃不要錢。”
沈寶珠便問張桂英道:“那我們就買一個瓜,一人一半?”
張桂英點點頭:“好。寶珠姐,你來挑吧。”
沈寶珠便彎下腰,開始在架子車裡挑選西瓜。、
這一大車西瓜,個個都又大又圓,但沈寶珠一定要挑選出最好的那一個。
挑西瓜有幾個技巧——一看、二摸、三聽。
一看,看的是瓜的形狀。歪歪扭扭的不要,要形狀飽滿的橢圓形才好。
二察,察的是西瓜的瓜蒂,瓜蒂越新鮮越好,表示西瓜剛剛摘下來;瓜蒂發白,說明摘下來的時間久了,瓜也不新鮮了。
三聽,用手指甲蓋敲一敲西瓜的外殼,成熟的西瓜音頻比較低,聲音聽起來沉悶;而不成熟的西瓜聲音比較清脆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