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眼睛一亮:“弟妹會背詩?”
沈寶珠點了點頭:“略微學過一點。小時候背誦過唐詩三百首,後來又背過一些宋詞。不過隻會一點皮毛。”
這倒是真的。
原主的生母,顧舒岚,本來就是一個知青。
詩詞歌賦,張口就來。
原主小的時候,顧舒岚就教過原主一些文學知識,隻是後來,随着時間的推移,原主都忘了。
李雲龍看沈寶珠的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樣了,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文藝青年,特别喜歡這些詩詞歌賦,平時也會背誦不少。
隻是自從當兵之後,工作日益繁忙,把這個愛好抛之腦後了。
他的太太脾氣暴躁,每日對他拳打腳踢,工作忙,婚姻生活又不順心,李雲龍也就漸漸把自己這愛好抛之腦後了。
如今見到沈寶珠,年輕時對文學的熱愛又像一個塵封的箱子一樣,一下子被打開了。
李雲龍雙手背在身後,忍不住念道:“弟妹這麼一說,我倒是也想起了一首詩。這是蘇轼的《赤壁賦》,蘇轼當年被貶,心情煩悶,遊赤壁的時候寫下了《赤壁賦》,本是寬慰自己,沒想到卻成了千古名章。”
李雲龍頓了一下,昂首背誦了起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李雲龍邊背誦《赤壁賦》,邊和沈寶珠一起往前走。
兩個人的背影也不知不覺越靠越近。
宋明禮見此情形,皺了皺眉。
雖然他知道這是李雲龍對沈寶珠的歡迎,但是看到李雲龍和沈寶珠如此聊得來,把他們都忘記了,心中不知為何泛起一陣淡淡的酸意。
于是宋明禮邊不動聲色地走上前去,默默地走在李雲龍和沈寶珠之間,硬生生地把兩個人隔開。
“李團長,别背詩了,寶珠路上暈船,我先讓她回去休息吧。”宋明禮打破了李雲龍的文青視界。
李雲龍尴尬地看了宋明禮一眼,回過神來,忙點了點頭,對沈寶珠說道:“弟妹,沒出過這麼遠的門吧?先讓小宋帶你去休息吧!”
沈寶珠确實也是很累,這一路很辛苦,隻是出于禮貌,剛才還是耐心地聽李雲龍背《赤壁賦》。
聽到終于能回去休息了,暗暗松了口氣,笑着對李雲龍說道:“那行,李團長,我先休息一下,改天我們再聊文學的事情。”
李雲龍如遇知己,忙不疊地點頭:“好,好。”
住處在軍屬區,為了給同志們住宿,一個月前才趕工建好的,類似于一個小村落,蓋了許多房子,距離海邊有二十多分鐘的步程。
小張和小李幫忙拎着行李,送沈寶珠和宋明禮到住處。
一路上都沒有一個人影兒,除了海風,就是沙土。
雖然隻有二十多分鐘的路程,但因為沈寶珠身體肥胖,走起來很累,再加上一路舟車勞頓,等到了軍屬區的時候,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進了軍屬區,終于看到人了。
有一個正蹲在門口洗衣服的婦女,包着一塊紅色頭巾,定定地看着沈寶珠,像看大熊貓一樣看着她,大概是從沒見過這麼胖的軍嫂。
沈寶珠一心想休息,沒心思琢磨這些,便沖頭巾女人傳來一個友善的微笑。
那女人似乎受到了驚吓一般,趕緊收回目光,端起洗衣盆,跑回家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