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喝了。早些趕路吧。”此時弘虔困意早已消弭,溫聲道。
“王爺,您等等老夫!”扶清月入了馬車,弘虔正要躍上馬車時,忽然有一聲音自背後響起。
“李太醫,怎麼了?”弘虔轉過身去,立定。
“王爺。您且附耳過來。”李太醫壓低着聲音,在弘虔耳畔說了。
“好。本王知道了。李太醫快些回府吧。風大。”聽罷李太醫的叮囑,弘虔道。
“你們也都回府吧。本王左右不過三四日便回府了。”弘虔朝齊齊跪在地上喊“恭送王爺”的衆人道。轉身一躍,便上了馬車。
出發因弘虔已誤了些時辰,于是趕路的車夫便被催促着先繞了一段山路。
都說“晨起動征铎,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
軟墊上的弘虔撐着腦袋,掀開簾幔,這于她而言,不是離鄉,而是返鄉,入目的皆是衰敗的枯葉,正三堆兩堆的擺放着,上面盡是昨夜的碧虛。思及自身,不禁悲從中來。
清月正捧着書卷在細細研讀,以為弘虔隻是厭煩行路,貪得馬車外面的景色,便不曾留心。弘虔坐定歇後又是咳了一會兒,平複了些,便探頭去瞧:
“李杜的詩?”
清月點頭。最近不知怎麼的就喜歡上了寫詩,隻是最近打理绮羅樓瑣事繁多,難有空閑。好不容易得了個空挑了幾首自己自認為還不錯的送給羅绮煙看,卻被這個小自己五六歲的姑娘批的一無是處。
羞得她忙去請教了常去绮羅樓的一位年輕士子,對方卻告訴她什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而唐詩之最,當屬李白杜甫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