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歲數,喜歡的東西就質樸起來,衣服喜歡上顔色擡臉色,被褥喜歡帶花的喜慶,年輕時不在意的金銀,如今看着也越來越喜歡。
那喜歡可能不會向任何人表達,但隻要多留意,總能發現端倪。
當年,王書譯家裡雖然不富裕,但其實他奶奶也是有金飾的,一枚樣子十分樸素的金戒指,奶奶吃席過年就會戴在手上。
後來他媽再婚,家裡都雙親都不在了,老太太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就把自己的戒指找人重新打了副耳釘給了他媽,算作添了一份嫁妝。
這些話,王書譯聽她媽說過許多回,所以工作後的工資,王書譯也一直留了一小份。
如今眼瞅着項目提成快下來,王書譯也攢的差不多了,便周末趁着休息去了金店,畢竟這個時間節點,禮物要來的更加有意義。
從沒去過金店,那玻璃櫃台前的玲琅滿目,店員說着什麼,實心的、空心的、推拉的、滿天星、鑲鑽的,甚至還有各種工藝。
服務态度是不錯,金飾樣品也排成了一溜,可就是讓人眼花缭亂難以抉擇。
“你了解奶奶,你選的她都會喜歡,不用糾結這些,也不用考慮預算。”櫃台前,何承将一堆時尚樣式的手镯率先剔除,留下更适合老年人的款式,也給了王書譯底。
“二位是為家裡老人選啊,那您看看這款,寬面的,上面還有牡丹花,戴在手上大氣好看…”
店員的眉眼跟着客人走,知道要買的人是誰,但察言觀色也知道何承像是出的起錢的人,介紹的時候,兩個人都兼顧着,拿給何承看的時候,都挑些克數重的。
不過即便有何承的話,挑來挑去王書譯并沒有選擇店員推薦的幾款,而是按着自己的預算,買了一個克數不算太重的。
四千多塊不到五千的推拉镯子,上面不知道用什麼工藝弄了些頗有棱角的小花,均勻整齊的鋪在镯面,燈光一照上面閃閃發光。
攢了許久的錢,換來一個紅絲絨的小盒,加上外面的紙質包裝袋,甚至沒有一杯奶茶醒目,可那卻是獨屬于王書譯的心意。
挑挑選選感覺用了很多時間,但兩人踏出金店,也不過十一點多,黃秀媚出門去美容院保養的時間,一般是在下午一點。
所以兩人是先吃了飯,何承又特地帶王書譯去一家老字号,買了點軟乎好嚼的鹵味,才出發去了奶奶家。
第一次去一切都是陌生,第二次去就開始熟門熟路,那邊王書譯去登記,這邊何承已經帶着大包小包在門口等待。
等王書譯登記完,再從何承手裡分上幾個口袋,兩個人才并肩走進小區。
有何承陪着,來這裡,好像也不算是一件太為難的事,一路聊着小區剛開的花,又商量着天氣暖和,把老太太抱出來曬曬太陽。
“下次我開個寬敞一些的車,帶奶奶去附近生态園轉轉,那環境特别好,也沒太多人…”電梯沒人,兩個人踏進去,并不耽誤聊天。
“承哥你有那麼多車?”何承今天來的不是跑車,而是平常開的suv,内部空間已經不小,可聽何承的意思,還有另外的。
“我雖然沒有,但别人有,王興有一輛改裝過的越野,特别寬敞,把後座放下來,人可以直接在車上休息…”
電梯運行的很快,兩個人的話題剛起了頭,指示燈就已經顯示到達指定樓層,電梯門也在随後打開。
兩個人的話題暫停,房門再次按響,跟上次一樣,家裡的阿姨郭琴第一時間來開門。
見門外再次出現的何承,也沒有意外,隻是忙把兩人接進屋。
“郭姨我奶午飯沒吃太多吧?”進門,王書譯一邊換着鞋,一邊把手中的東西遞給郭琴。
兩個人買東西時,就叮囑過郭琴,讓對方今天别給奶奶吃太多留點肚子,他買了東西,趁熱就給送來。
“沒有,沒吃多少。”郭琴接過東西,表情沒怎麼放開,還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王書譯看出來也沒多問,隻是加快了腳步。
房間内,一切仍是一塵不變,屋裡有遮蓋氣味的空氣清新劑,奶奶依舊把頭發梳的整齊望着他進門的方向。
隻是今天卻也有不同,對方沒有穿着鮮亮的衣服,身後還堆了好幾個枕頭,像是為了等他來勉強才坐起來的。
這段時間,王書譯比較忙,不能像之前每周都盡量來一趟,但上次來也不過半個多月,視頻也就是四五天前的事,這老太太就這麼短短幾天,整個人就沒了精神頭。
甚至王書譯還覺得,老太太說話都不太清晰了,動作也沒之前利索。
“你爸找人問了,就是感冒,中午吃藥了,估計這會犯困了。”郭琴跟着進門,見王書譯擔心緊張,忙解釋了一句,又拿了藥給王書譯看。
“感冒了?幾天了?”王書譯接過藥,看了眼,并沒有問郭琴為什麼不告訴他。
相處了這麼久,王書譯知道郭琴的性格,自己從來做什麼決定,八成是他奶奶怕他擔心,不讓郭琴告訴他。
“三四天吧。”郭琴這邊說着,那邊何承也湊近老太太耳邊,試探着輕聲喚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