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銘芗道:“這方面我有考慮過。難民多,同時接收他們,管離他們,我們的确還沒有這個能力,但是,若是讓他們自力更生呢?”
連慧宇問道:“如何自力更生?”
洛銘芗回道:“如今戰亂,很多地方都荒廢了出來,我們可以将這些難民統一分配到各個荒廢之地,實行農田林地改革。即按照每戶人口劃分固定農田、林地,鼓勵自力更生、自産自足。第一年,我們可以免費給他們配送農作物種子、家畜幼苗,派人教導種養殖技術,所有産出無需納稅。”
“第二年,我們不插手他們的生産生活,由其自生自滅,所有産出仍然無需納稅。”
“第三年,我們要開始征收賦稅,除了與其他地方同等賦稅外,要求其多交百分之二,這部分算是對我們第一年投入的回報。這個條件要在我們接收他們之時就簽訂好,免得日後他們反悔。”
“讓他們簽訂條件,是為了避免那些好吃懶做、無賴之人留下來,也是為了我們以後的戰略所需。打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有遠慮。如今,我們不是朝廷的目标,也不是其他大反叛軍的目标,是适合休養生息、安頓難民的。一兩年後,若是我們真的壯大,所需花費和人口必然增多,如今的這些難民很有可能成為我們日後的資源。”
衆人一聽這話,無不覺得洛銘芗聰慧,他的意見頃刻間将棘手的難民問題轉化為了陸翔寨的發展問題。這不是是否要接收難民,而是是否要投資難民?
連慧宇十分高興,連忙贊道:“銘芗的主意十分好,我十分贊同。你們呢?”
習晉之微微蹙眉,“主意是很好。但是,他們前期的吃喝、住房還有種子這些投入太大,我們如今哪有那麼多錢。”
楊勳同樣愁眉苦臉,“還有安全問題,難民那麼多,生性險惡、偷雞摸狗之輩定然不少,若是危及城鎮正常百姓可如何是好?”
洛銘芗道:“你們說的很對,所以我們要努力賺錢,還要選一些盡量遠離城鎮的地方,将難民安置進去,讓他們與世隔絕,安心生産生活。”
霍春奇問道:“可是,這樣的地方有嗎?”
連慧宇眼眸一亮,“有!自從上次水災之後,很多村寨都荒廢了,它們零散又破舊,基本沒有人再回去,可以安置這些難民。比如毛于村,那裡就可以安置許多人了。”
毛于村遠離城鎮,與世隔絕,有山有水,最重要的是,那裡的村民已經全部跟着連慧宇逃出來了。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荒村,有着許多荒地,是十分好的難民安置地。
“可是錢呢?”習晉之并沒有連慧宇那般高興,他的滿身心都是缺錢、缺錢、缺錢。
連慧宇想了想,道:“如今亂世,武器的價格定然會水漲船高,我們多制造一些武器,把錢給賺回來!!”
連慧宇既然已經想到了賺錢的辦法,習晉之便不再說什麼,點頭贊同了洛銘芗的主意。其他人也都表示贊同。
得到大家的支持,洛銘芗眉眼舒暢,他擡眼看向門外,道:“你們看,大雪開始融化,春天要來了!”
大門外,藍天下,白雪融化成水滴,青草冒出細嫩尖尖,迎春花漫山遍野……
農田林地改革就這麼開始了,此時的連慧宇并不知道這項改革對于他意味着什麼,也不知道難民們有沒有能力落實這項改革,但是他相信,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他期盼,難民們能夠從淤泥中開出花來,成長為幸福的百姓,就像當初他從監牢裡逃出來,成長為一寨之主一樣。
目前的困境不會是永遠的困境,總會有人助你脫困,無論是别人還是自己。
……
蓬勃縣願意接收難民的消息不胫而走,越來越多的難民趕往蓬勃縣,所有人忙得不可開交。霍春奇、餘平等人在軍營中收兵、訓兵,楊勳培養捕快維護秩序,習晉之各處談買賣,洛銘芗和孫武憲選拔人才和制定考核制度……
整個寨中,好像就隻有連慧宇空閑。本來他想去幫忙研制武器的,他以為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畢竟當初他研制的煙花縱火箭為陸翔寨賺了不少錢。但是孫武憲向他推薦了一個武器天才,名叫駱偉賢,原是橫河鎮上的一名木工,十分精于各種武器、暗器的發明創造。
在駱偉賢面前,連慧宇設計的武器太過簡單,沒有持久的利用價值。就像煙花縱火箭一樣,隻在第一次出現時驚豔衆人,後來因殺傷力不足,極易被敵人破壞,慢慢被人抛棄,幾乎消失在了戰場上。
連慧宇對于研制武器的信心被大大打擊,于是他幹脆将研制武器的事徹底交給駱偉賢,自己則成了無所事事之人。
雖然無事可做,但連慧宇并不打算獨自閑着,他拉上縣太爺劉肅跟他一起巡視軍營、走訪難民安置地,還親自到地裡跟着百姓一起耕地、播種……他就像回到了還沒當大當家之前的時候,跟士兵、百姓們很好地相處在一起。
這段時間,陸翔寨沒有主動攻擊别人,也幸運的沒有被别人攻擊,看起來一切都很安定祥和。但是,在陸翔寨控制區域外,戰亂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