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子弟為官,可以靠父母餘蔭,也可以通過九品中正制評核授官。時人謂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中正科舉并行制,是朝廷對寒門的恩德。寒門子弟可以在書院修讀後進行考試,謂曰科舉。學子考上秀才,縣中正會進行評核,謂曰中正,中正評核後便可得到官職
雖比不得豪門望族,但中正科舉是寒門學子獲取官職的唯一途徑。崇绮書院,朝廷特批中正科舉并行制試點書院。
多年前的崇绮書院每年隻收少數高門子弟。幾年前皇家禦批禦賜【試點書院】招牌,大批寒門湧入,不少人通過科舉制鯉魚躍龍門後,更多家境貧寒的學子來崇绮書院求學
負責招生的趙夫子看着名冊上又是一長串的寒門名姓唉聲歎氣,書院已經好幾年沒收過高門子弟,一個太守公子都能算得上大戶。自從科舉試點落戶,高門貴戚就将崇绮書院踢出了上流圈層
沒有豪門往來的關系網,沒有高層子弟的利益聯結,單靠從書院考出去的那幾個幸運兒頂什麼用呢?
書院近幾年的情況越來越不好,若不是官家還關照着,隻怕早就被那幾家勒令封山閉院了
正當趙夫子還在悲戚哀婉時,外間排隊的人群吵擾起來
“怎麼回事!”趙夫子冷聲怒喝,在聽聞學子為了争奪排隊次序打起來了的消息時更是怒火中燒,轉而又止不住地悲涼
當年的崇绮書院多麼顯赫榮耀,建康的高門子弟都以崇绮書院結業為榮!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高門每年都會讓族人來書院求學,如今的庾國舅、桓大将軍也都曾是書院學子!
學子因為排隊次序打架這種事情,别說發生了,聽都不曾聽說過!
官家啊,這科舉制就那麼好,值得搭上我崇绮書院百年名望!?
再悲傷歎息,外間的鬧劇也需要人出面處理,趙夫子整理儀容後信步而出,卻見鬧劇已消,還沒來得及欣慰,新禍又生
随手将吵吵嚷嚷又打架又擋路的兩人掀飛,王藍田看着山門外浩浩蕩蕩的排隊長龍嫌棄撇嘴,擡手微微示意,仆從們會意,徑直在山門處那麼一攔,又有仆人從馬車上取下靠椅往山門中央那麼一放。
王藍田勾唇微笑,折扇一打,大馬金刀坐在山門處攔住衆人步伐,自信張揚又嚣張跋扈“你們都給我聽好了,本公子是太原王家王藍田,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老大!”
“要想進書院,就要先來拜過我,給我磕頭!”王藍田惡毒又刻薄地開口說着
排隊學子面露為難之色,有的謙卑讨好磕頭拜進,王藍田不曾給個好臉。有的顯然不願受此折辱,轉身下山欲另尋他處,王藍田又要言語譏諷一番,刺得更多學子憤憤離去
趙夫子揪着胡子看得心焦,他雖不喜書院招收寒門,但山門外那麼多憤而離山的學子,傳出去他們崇绮書院本就不多的名聲隻怕更加堪憂
這太原王家的公子一看就是跋扈纨绔不懼流言,他們書院卻還要靠着名聲吃飯啊!
雖是這樣想着,趙夫子卻不願得罪人,轉頭吩咐旁邊打雜的學子“山伯,你是學長,該多幫助新來的同學們,我看那太原王家的公子行事有些不妥,你去勸他兩句,他們還要在書院同窗三載,别傷了和氣”
...........
會稽梁山伯,父親曾為縣令奈何早亡,家族沒落,靠母親供他讀書。
崇绮書院确實招收寒門子弟,但也需繳納不菲的束修。梁山伯家境貧寒,八兩金的束修都需要攢好多年,幸得院長夫人垂憐,準許他幹些雜役,填補不足的學費
梁山伯生性聰慧又肯吃苦耐勞,日日勤學苦讀,隻待一朝【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奈何時運不濟,去歲考試時突發惡疾未能如願。今朝又逢母親去世,三年守孝不得參加科舉
他不怨不惱,厚着臉皮向院長陳情,自願在書院打雜,隻求院長收留,允他在書院半工半讀。院長知他良善,院長夫人憐他命苦,予他【夫子書童】的身份,既全了他的體面以雜役抵學費,又便利他與衆學子一同學習,結交人脈
梁山伯知道院長一家用心良苦,他感念院長和夫人的恩惠,埋頭苦讀不愠不怒,隻待三年期滿鯉躍龍門!
...........
梁山伯到山門處時,口角鬧劇已經上升為拳腳沖突
“等你死了立了墳,我再拜你也不遲!”有頭鐵的學子不願低頭又執意進書院,張口毒舌卻引來王藍田惡仆的一頓好打
“你們在做什麼!”崇绮書院是聖賢之地,往來的都是文儒雅士,梁山伯一陣恍惚,這種地痞流氓一般的行徑居然出現在書院門口,他攔住打人的惡仆,對王藍田勸說道“大家都是來讀聖賢書的,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死窮酸的,本少爺才不是什麼君子,我就要當小人!”王藍田嫌棄地打量着梁山伯身上帶補丁的舊衣,翹着二郎腿,手裡折扇一搖一晃,語氣輕慢又嚣張“要想在書院過上好日子,就得拜我做老大!”
梁山伯一時語塞,又有惡仆圍上來準備連他一起打,場面混亂尴尬不知如何收場,身後大道上卻傳來馬蹄聲,來人氣勢十足聲音洪亮,氣焰比王藍田更嚣張“當老大,你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