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遊龍知命篇
第十二章重拾情感
極緻的風壓下,紅色的衣擺獵獵作響,紅棕色的發絲在火焰中起舞,作勢抵擋的雙臂後,一雙淩厲的眼眸中燃燒着熊熊鬥志。
緊繃的俏臉與下沉的嘴角,才表明了這個小麥膚色的飒姐内心并沒有那般鎮定。
然而,在那陰寒襲來之際,一隻手突兀的出現在紅鸾的臉側,讓她的目光不由得被吸引了過去。
那隻手修長而骨節分明,白皙的皮膚就像名貴的瓷器,細膩卻感覺十分有力,簡單的張開了五指那樣一抓,好似将整個世界都握住。
一陣哐哐如洪鐘的亂響,才将紅鸾的意識從那隻手上奪回,她驚愕的看到了身後站着的人。那個已經不近人情的準神,他們天從影的大魔王陛下,神色淡然的為她抵擋了幽影皇帝的必殺技。
霧氣彌漫的灰白色天空中,不知何時落下來一隻巨大無比的黑色魔爪,那虛化的幽影皇帝如樓般的身形,仍舊像一隻跳起的螞蚱被猛然抓住。無論它如何掙紮,那遮天魔爪仍在緩緩握緊。
随着黑炎升起,幽影皇帝的體型迅速縮小,仿佛是點燃的汽油被吞噬殆盡。甚至,周圍那濃郁的元素潮汐也被清空。
不過,随着城市裡的月光花之力聚集,術法的撤銷,那黑炎巨爪也很快分解消散。
“謝陛下救命之恩!”徹底回神的紅鸾趕忙半跪于地,因那雙三白眼有些兇惡的臉上,浮現出激動的紅色。
張開又握緊右手幾次,感知着黑炎吞噬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保持了平衡,白無哀才淡然開口提點道:“無妨,那些小家夥要來了,清掃一下。之後,最好隐匿氣息趕路。”
“是,屬下遵令!”
“如主上所願!”
“好的,兄長大人,那點小垃圾我們馬上打掃幹淨!”
難得聽到白無哀說了一句長點的話,話裡還帶着命令與提示,這帶上了人味的表現,讓三人皆是精神一震。
應下命令後,沒有半分遲疑,三人從高樓上一躍而下,與趕來的聯盟隊伍重新彙合。
就如白無哀所言,在幽影皇帝被滅掉之後,之前那一大批徘徊城外的幽靈骨狼,再次追了上來。
明知道面對探索隊這樣的強敵,沒有更強的幽影助陣,它們數量再多也是白搭,可這些幽靈骨狼還是發起了自殺一樣的襲擊。
探索隊得到了白無哀的預警,提前選好了陣地。一棟結實的殘樓作為炮台中心,将周圍一切全部推平,構建了視野開闊的碉堡,居高臨下向着狼群開啟了火力鎮壓。
持續了三個小時的轟鳴聲逐漸停歇,術法硝煙散去,城市遺迹中心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細小的建築碎塊,與散落的骨頭碎片。這片區域的月光花海早已消失,隻有無序的元素潮汐更加混亂。
迅速的清掃了戰場,除了噶了幾隻沒死透的幽靈骨狼,探索隊還找到了幾顆完整的魔核。
可惜,暗影系的魔核暫時派不上什麼用場,不過沖它的稀有度,他們還是收了起來。
沒有多做停留,收拾好後探索隊立刻出發轉移陣地。按白無哀的提示,盡量收斂着自身的氣息,離開了這座迷霧籠罩的城市遺迹。
天色悄然入夜,一行人出了虹渡中心城後,過了一片荒蕪的田野,再次深入了山林。
警惕着随時會再度追來的幽靈骨狼,神出鬼沒的幽影,連續一天都沒有停下好好休息的探索隊,這下确認了已經安全,才紛紛舒了口氣放松疲憊的身心。
他們收斂了氣息後,果然沒有再吸引魔物,這讓聯盟的幾個隊長有些疑惑,以前在北方也沒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在篝火邊讨論來讨論去,最終隻能歸咎于南方這邊的變化。
而另一邊的篝火旁,以血炎隔斷全身氣息的白無哀,隻是默默的聽着沒有出言點破。
那些魔物與其說是被衆人的生機氣息吸引來的,不如說是受到了他身上逐漸明顯的真理氣息的感召。
幽影與幽靈骨狼悍不畏死,前仆後繼仿佛獻祭一樣的自殺式襲擊,讓白無哀不得不考慮幽影說的那個詞的真實含義。
歸宿,萬物的歸宿。就算白無哀不願相信,事實也在一點點證明。
也許,當他踏入真理的那一刹那,就會成為幽影口中那萬物的歸宿。而那指的是什麼,不用腦海中龐大的數據庫分析,他也能說出那個答案。
……
在有些分不清日夜的迷霧森林中,往北前行了幾日,按地圖上的位置,探索隊距離九龍江不遠了。
深入了迷霧區,除了天色變得日夜不分,視野嚴重受限,元力遲滞加重外,霧氣的顔色也在逐漸變深,有了一定的緻幻毒性。
魔物還是會偶爾出現,但比起一開始被追着跑的程度,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不過前面越是平靜,接下來的路程隐藏着未知兇險可能性也越高。
這一路補充的物資很少,探索隊帶的也所剩不多,再加上死域邊境還彌漫着要命的黑霧,他們必須得速戰速決,盡快完成初步探索任務。
“前方不遠就到黑霧區了,這是迷霧區的核心區域,穿過黑霧區就能到達九龍江死域深淵。黑霧具有侵蝕元力的特性,不能在裡面待得太久,我們得抓緊時間,讓白先生确認完深淵上的結界後,立即撤!”
吳六破與幾人圍在一起,在地圖上一處畫了個圈,手中的筆一扔後,定下了行動方案。
其他幾人沒有什麼意見,都點頭同意,三位博士想延長時間多探究一下核心區域的隐秘,卻在幾位隊長的眼神下欲言又止。
這趟探索任務最主要的是确認九龍江的深淵結界究竟是什麼,有了了解才好針對。
其次還是觀察白無哀這位準神,其人的變化與對外界的态度都很重要。因此,由南向北的第一次探索,以速度、安全為重。
聯盟從來沒想過一次探索就能打通九龍江這道天塹,北方能對九龍江死域有那麼多了解,還不是靠着人命一點點堆出來的?因此,第二次的南聯也是一個長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