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此番真的是要不出門了嗎?”
今日,是上元燈節,鄧瑩瑩的長嫂孟氏,見鄧瑩瑩遲遲的在房門之中沒有出來,所以就想着要邀請鄧瑩瑩一同出遊。卻不料卻得到鄧瑩瑩今日不願出門的回複。
不過話雖然是這樣的說,但是孟氏卻也是不信的。因為,若是真的是不出門,又怎麼會如此的盛裝打扮呢?所以,才會有了後面的孟氏的問題。
“瑩兒謝過嫂子,但……”鄧瑩瑩似乎也是有幾分的躊躇的。當然了,也并不是自己真的是不想出門。
但是,此番的鄧瑩瑩确實是不願意就這麼的和孟氏一起出門的,一是覺得自己的衣衫和發飾,似乎有那麼的幾分的不妥,還有就是,似乎,若是和孟氏一起出門了,就有可能會見不到那個人了。當然這些,也是不知道,是鄧瑩瑩哪裡裡來的感覺會這麼的認為。
到了這裡,孟氏又哪裡會看不出,自己的這個小姑,并不是不願意出門,而是,不願意和自己出門吧。由此她又怎麼會想不到住在長幹的另外一端的陳家呢?
這麼多年了,這些事情,哪裡是她看不出來的,而且不僅僅是她,自己的婆母應該也早早的就看出來了吧。
小姑娘之間的一些心事,她也算是過來人了,又哪裡會不明白呢?自己若是真的是執意的邀請她同自己一同出門,那麼豈不是好心辦了壞事,白白的做了壞人姻緣的惡人?
所以,想到了這裡,接着下來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便是笑着離開了。
是呀,一年就一次的能夠這麼的順理成章的見面的機會,鄧瑩瑩又怎麼會真的不去呢?
男女七歲不同席,她與他似乎也是有一段日子沒有見了吧。
關于上元節,是始于漢代,而燃燈節則是可以連續十天左右的。不過,在前幾日的時間裡,鄧瑩瑩自然是不會出門的。而鄧瑩瑩要等的也就是今日了吧。
終于鄧瑩瑩在換了好幾個步搖之後,終于是選好了最喜歡的那一個,換上了自己早就已經選好的衣衫,出了自己的房門。
“南油俱滿,西漆争燃。蘇争安息,蠟出龍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鮮。”雖然說所描繪的是宮廷在上元節的盛況。
但是,江南向來是極其的富庶的,而金陵卻是江南諸地的之中的翹楚。即便金陵不是京師,但是,若是真的是和京城的盛況相比起來,怕是也是不會遜色多少的。
而燃燈節在最多的時候,自然也就是在上元節當天了。
元宵的慶典也是最為,隆重的。整個金陵城處處張燈結彩,日夜歌舞奏樂,做多的時候,表演者有三萬餘人,而奏樂的人也将近有兩萬多人。戲台有八裡之長,遊玩觀燈的人,更加的是不計其數。
而在金陵的燈市也是規模及其的大的,燃燈數十萬盞,而巨型的燈樓,廣達四十間,高百尺。
“瑩兒。”
在鄧瑩瑩剛剛出門沒有多久,
燈火闌珊之下,便已經是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元宗哥哥,”鄧瑩瑩似乎還沒有轉身,便已經是知道了這正在自己身後喚自己名字的人是誰了。
果然,轉身後,便是見對上了對方溫潤柔和的目光。
“元宗哥哥,好巧。”鄧瑩瑩回過神來,淺淺的一笑,說道。
“是啊,好巧,瑩兒妹妹。”陳元宗說道。
好巧,既然人已經等到了,那麼,就把這些,當成一個美好的巧合好了。
有些事情,就這樣的美好的當做是緣分吧。陳元宗看着眼前的這個女子,似乎,她又與上次見面的時候,更加的讓人移不開眼了。還好,現在,她就在眼前。
“元宗哥哥,也是要去賞花燈的嗎?”鄧瑩瑩小心的問道。生怕,這答案不是自己的意料之中。
“正是,隻是,不知道,瑩兒妹妹可有人相邀?”陳元宗說道,“若是無人相伴的話,這上元燈會還是有幾分的亂的,瑩兒妹妹,可是要當心。”陳元宗似乎是有幾分的明知故問的說道。“不知,妹妹可否賞光,一同前去呢?”
女子雖然是沒有回答,卻也是依舊是走在了男子的身側。還好,還好這如自己所想的一樣。到了這裡,鄧瑩瑩就更加的羞澀的低下了頭。就這樣的靜靜的走在他的身側。
以娟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隐語,及舊京诨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陳雜,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
“元宗哥哥。”見了陳元宗手中的花燈,鄧瑩瑩其實不知道是接還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