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朗,明天沐休,甄先生說今晚在秦淮河包船開文會,玩一天一夜帶我們都去見識見識金陵的繁華夜景,你和賈琏要不要報名,咱們一起從書院坐車出發。”
崇正書院雙人宿舍中,何朗和賈琏正打開大門地,在收拾回家的包袱行李。
門外路過的同窗們,熱情地招呼兩人沐休日一起去玩。
很正常不過的行為是吧,卻引來賈琏的驚呼大叫:“不去,不去,你們少來禍害我們這種良家好男,書院半月隻沐休一天,哪個有家室的男人,會不回家孝順父母照顧妻兒的,我可是家有賢妻即将當爹的人,秦淮夜景哪天不能去!何朗也不能去,他可是我未來妹夫!”
拒絕得太過大義凜然,換來了門外路過的同窗,以及隔壁對面宿舍的同窗不約而同地噓聲。
善意的噓聲。
書院的人,早就知道賈琏和何朗的關系,更知道賈琏有個青梅竹馬的妻子且妻子正在孕中,何朗更是賈琏的未來妹夫。
對于這些家庭實情,兩人沒有想太過隐瞞的意思。
書生意氣,正當年少,隻要理由正當,書院中的同窗是不會故意為難的。
崇正書院是金陵數一數二的書院,是本朝培養出科舉進士最多的學院之一,和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書院、嵩陽書院并成為本朝五大書院。
本朝發展到現在,每次科舉,都是這五所書院學生的競相追逐的時刻,每期的上榜進士,有五分之三都是在這五所書院就讀過。
賈赦領着一大家子回到金陵祖宅後,就拜托妹夫林如海,将孩子送到位于金陵的崇正書院了。
誰不知道,有當朝探花的林如海教導孩子更好,隻是,賈赦也知道,林妹夫現在可是忙着呢,願意百忙之中抽空來指導一下孩子,已經難得了,再過,就是不近人情、苛求了。
因此,已經通過科舉入門考試,一個是童生,一個是秀才的賈琏和何朗,就被送到了書院讀書,每個月沐休才到林府,讓林如海指導。
崇正書院中,知道賈琏、何朗身份的人不少,對于自己的身份,兩人卻沒有特意公開,卻沒有特意隐瞞。
畢竟賈赦這個家主,回來的金陵還是要交際的,更别說在金陵,賈家還有一個布政司使參政夫人的林姑姑呢,想要借着賈家攀上林家的人多得是。
賈琏這個國公府的繼承人和何朗這個年幼伯爵,避免不了交際地,自然會和書院的同窗有交集。
崇正書院可沒有啟蒙班,能進這裡讀書的起步都是童生,不然就是背景硬的關系戶。
也就是說,能在這裡讀書的,不是權貴子弟、書香世家,也都是寒門貴子。
賈琏和何朗兩人,一個憑借仗義疏财大方開朗,一個憑借讀書硬實力地,在這裡混得如魚得水,書院上上下下就沒誰不喜歡他們的。
看賈琏這不顧禮儀地放肆大吼就知道了:“誰噓了!誰噓了!我家娘子和妹妹每次送來的好吃都喂了什麼人,那麼多好吃的,居然都沒法讨好你們這群黑心貨,難得沐休還想扣押我?下次,娘子再怎麼勸我,我也不傻乎乎地給你們這種忘恩負義地帶吃的了。”
得來的自然是門外同窗笑鬧的道歉讨饒聲。
何朗和賈琏就在這一片的笑鬧中,背着書箱,領着拎包袱的書童離開的。
賈家回到金陵後,過得還是很如意的。
本來就是這裡的世家大族地頭蛇,又有林家這個現管的妹夫,真沒誰敢惹。
内部也很和諧。
賈赦每天出門溜達聽人吹捧,可快活了。
他也不再是曾經那個不管不顧的老纨绔了,為了樹立未來國丈的形象,提高格調的,他可太懂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
好人他不會做,壞人他不許族人做。
在“微服尋訪”許久,發現金陵賈家族人沒少做壞事,他拿出京城對賈老太太的态度,聯合金陵知府掃蕩一遍後,就開始他金陵的纨绔生活了。
現在誰不知道,他賈赦就是個貴勳無賴。
上門送禮,你送多少,他收多少,事情嘛,他就看心情辦。
一部分是他自己的随性而為,一部分則是跟在他身邊,當今的幕僚辦的,借的是賈赦這個老纨绔的名頭罷了。
賈赦是一點都不帶怕的,誰讓他收上來的禮物是和皇帝通通二八分的。
不然,沒多少收益就想他辦事還擔上責任的,他才不幹。
金陵祖宅這裡,主事的是王熙鳳,何氏早就放權給賈琏兩口子了,連帶當年張氏偷偷給兒子留的産業,也在兩人成親後,全都歸還了。
王熙鳳親爹親娘早就去世,她的婚事,是由王子騰夫妻辦的,嫁妝說好不好,說壞不壞,在京城算是中等水平。
靠這些嫁妝,自己吃喝是沒問題,但是想要維持賈琏和她的體面,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賈赦就是個自顧自己享受,心裡沒有兒子的,想要讓他補貼兒子,不可能。
賈老太太自從大出血後就吝啬了血多,現在眼裡隻剩下賈寶玉,賈琏和王熙鳳這對新婚夫妻她就口頭誇贊,無視兩夫妻成親後各種的千頭萬緒中,繼續當她樂呵呵的老太君。
何氏這突然拿出的,賈赦都不知道的張氏的嫁妝單子,可是及時雨,幫了賈琏兩口子大忙了。
雖然說當年張家出事,張氏為了幫娘家打點,嫁妝十去七八了,但是張氏那嫁妝,可是按照太子妃的配置準備的,即使十去七八,也還剩不少。
更别說有何氏的幫忙打理,這麼多年過去了,嫁妝産業本來的價值外加收益,也足夠賈琏夫妻挺直腰闆。
好好經營下去,養兒育女不看長輩面色不難。
王熙鳳收下這些産業後,是真的哭了。
能自個兒小家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誰想去低頭彎腰讨好别人?
要說她内心一直以來沒有對何氏有幾分輕慢不滿是不可能的,但是再多的輕視和不滿,在何氏拿出這些産業,毫不保留地當着賈琏的面給她後,她是真的和賈琏一般,決定将何氏當親娘孝順了。
這種嫁入門就徹底放權散财的做法,就是親娘可能都做不到。
即使這是有原因,王熙鳳也感激。
明面上,何氏還是在賈家祖宅住的,實際何氏已經搬到了與林府隻有一牆之隔的何家别院去了。
方便和賈敏一起管理在江南的産業。
賈赦的内務,自然又回歸到刑氏這個名正言順的妻子手上。
雖然刑氏已經被吓破膽,誰都不敢得罪,生怕行差踏錯地惹怒賈赦被休書警告,但是能重新拿回屬于她的小部分權利,她肯定是高興的。
即使僅僅她院子的,隻用于照顧賈赦和兩個兒子日常的小權利,她也滿足。
最起碼,有這點權利做底氣,她那屬于三品诰命的體面,在金陵,是保住了。
對外,她隻要大度地稱放權給兒媳,她隻想好好照顧丈夫和兒子就行。
賈琮、賈琪太小,處于隻能請人回家啟蒙階段,自然是得在祖宅居住的。
金陵這邊學風盛行,不缺能教導孩童的讀書人,以賈家這樣的家世,即使是啟蒙,請倆個舉人也是可以的。
王熙鳳得管着祖宅、嫁妝、賈琏的産業,還得打點祖宅和京城人脈關系,事情多的去,刑氏這個不敢管事的繼婆婆願意親自接手兩個小叔的一切事宜,她也樂得放權。
比起那點小權利,王熙鳳更怕刑氏沒事找事,對她這個兒媳婦指手畫腳。
出錯?
刑氏身邊可是有宮裡出來的嬷嬷看着,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總之就是,因為各有所得地,賈家大房在金陵是空前的和諧。
你問賈明春和賈迎春(苟子)去哪裡了?
她們都住到林家去,協助林黛玉管家帶弟弟了。
這些年來,賈敏可沒有閑着。
在賈琏考取童生、何朗考上秀才的那一年,賈敏就生下了林家的繼承人,林承玉,今年已經快四歲,正在啟蒙。
賈家開始準備下江南的時候,賈敏又診出懷孕,林黛玉回到林家,剛好從孕吐反應強烈的賈敏手中,接過林家的管家大權,又有何氏接手生意,讓強撐的賈敏能卸下擔子,總算能好好休息一番。
大夫診斷過了,這一胎很大把握也是男孩,可把林如海高興得,差點維持不住穩重人設,像個年輕人般大喊大叫。
天知道林家五代單傳的壓力,到了林如海頭上,有多重。
現在林家要迎來第三個孩子了,還很大可能是第二個男孩,林如海可不是高興瘋了嗎?
為了表示感激,林如海對賈琏、何朗别提多盡責了,每逢沐休必須檢查他們的功課課業,給他們講解提升不說,有空還會寫信給崇正書院的院長,聊聊關于地區教育的大問題。
以往,地方官的這些關注,更多是給縣學、府學、洲學這類官學的。
為什麼賈琏和何朗不去官學?
自然是不适合。
官方學院更推崇有教無類,即使同樣有進入限制,但是成員偏雜了些,不如崇正書院這邊門檻高。
教學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兩位屬于貴勳一派的繼承人、當家人,會側重人脈結交。
這方面,明顯是高要求高收費的崇正書院更适合。
當然,也有崇正書院不管環境條件都比官學更好,更舒适的緣故。
官學那邊可是不能帶小厮幹活,更不能每天送食物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