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慈院三個字,确為黛玉所題,也正是王熙鳳先前猜想的那個意思。
最初,黛玉剛搬進來時,入目的是幹淨整潔的院落,精巧舒适的閨房,滿是書籍的書房,并四個手腳勤快的粗使婆子。黛玉滿意的入住,猶為感激王熙鳳,并在當天就寫了封家書,想着回頭讓人捎給遠在揚州的老父。
可惜,好景不長。
才過了沒兩日,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便帶了人搬空了小書房裡的書籍。用的名頭都是響當當的,隻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書籍全拿了給寶玉看。又過了些日子,薛家貴客到了,周瑞家的以要幫着收拾梨香院為名,借走了那四個粗使婆子,自然是有借無還。若單是如此也罷,偏後來愈發過分了,竟是要茶要水皆無,若不是每日的飯食都是在賈母房中用的,怕是連口熱飯都無了。
“……琏二奶奶,我不像平安那般能說會道,卻是真心為我家姑娘覺得委屈,求琏二奶奶為我家姑娘做主。”
王熙鳳半響沒有言語。
并非她不願意插手此事,而是單純的被平樂的話給弄懵了。平樂,便是黛玉身邊另一個丫鬟,至于前世的雪雁和王嬷嬷,這一世王熙鳳沒見着,隻見着平安、平樂這兩個言語舉止都極為妥當的丫鬟。
平順安樂……
隻聽這兩個丫鬟的名諱,便知林如海對女兒的期望。王熙鳳前世便同黛玉的關系極好,雖說木石前盟終敵不過金玉良緣,可這卻不能怪在王熙鳳身上。隻是王熙鳳多少也是有些愧疚的,不是愧疚自己沒能讓黛玉嫁給寶玉,而是愧疚不曾真心幫襯一把。
暗自歎了一口氣,王熙鳳上前将黛玉擁在了懷裡:“好妹妹,你受委屈了。”
這事兒……不好辦。
缺失的物件容易補,缺少的下人也可以安排,便是大廚房那兒,王熙鳳也可以派人去打聲招呼,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王夫人用的是明謀!
收拾走書籍,打的是寶玉的名頭,況且賈府雖不像王家那般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可也确實不曾要求姐兒必須進學。像賈府大姑娘元春,倒是打小便精細養着的,可及至大姑娘進了宮,下面的三春卻是有一日學一日,不曾用心不說,前些時候王夫人還提議索性撤了女學,單讓李纨教導些針線工夫。而少了的粗使婆子,完全可以用管事疏忽來當借口。至于旁的,更是沒個真憑實據,算不得數。
若是真的将此事鬧開了,最終落得沒臉的隻能是黛玉。這恐怕也是為何那平安不曾将這事兒說出去的緣故。
不對!
王熙鳳忽的向平兒看了一眼,來榮禧堂之前,平兒可是無意間說了黛玉是個刻薄小性兒之人,她先前隻覺得荒謬,并未往深了想。如今仔細想來,她分明記得前世是大觀園造好之後,才慢慢傳出黛玉刻薄小性子的謠言來。而那時,正是木石前盟、金玉良緣鬧得最厲害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