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馨桐找到汪煦,替她出謀劃策,告訴她破解吳蔚防守的關鍵,就是要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下尋找出手的空間。本是方馨桐瞎掰的理論,卻被汪煦當了真。從此之後,汪煦果然安分了許多,開始潛心研究她的必殺絕技。
新賽季歸來,汪煦高調地向吳蔚宣戰,還亮出了自己刻苦研習的秘密武器。利用籃球的旋轉和擦闆的角度,制造出更多的出手空間。這對球感極好的汪煦來說,大大拓展了她的進攻手段和範圍。
與吳蔚勢均力敵的汪煦終于在新賽季獲得了出場的機會,把她的街球旋風刮到了職業賽場。靈動飄逸的球風為她圈了一大波粉絲,也讓她成為聯盟中又一個衆球員都想要擊敗的對象。
G城女籃的球迷商店裡,舊款球衣早已售罄,新款球衣尚未正式發售,每場比賽前都會有球迷前來詢問新球衣什麼時候能到貨。近來被問的最多的,竟然是替補球員汪煦。
球隊高歌猛進的同時,球迷們也發現,周愈成了比賽中最不穩定的因素。
一向以穩定著稱的周愈,頻頻在關鍵時刻投籃發揮失常。多虧了隊友的及時彌補,特别是老将盧靜一的多次救險,才讓球隊免遭敗績。
一些球迷也開始了對周愈的口誅筆伐。但是也有細心的球迷發現,讓周愈引以為傲的投籃,出了問題。這位神射手,猶如丢失了技能包一般,突然不會投籃了。
周愈本人,更早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她的投籃姿勢開始變形,她的投籃節奏開始脫節,她的投籃動作開始不受控制,……
教練組和隊醫自然也關注到了周愈的異常表現。常規賽中段,周愈因傷休戰了。
“經過檢查和診斷,我們初步判斷,你患上的很可能是胸廓出口綜合征。”隊醫意識到專業術語對于周愈而言有一點難以理解,換了一種更為簡單易懂的說法,“你可以理解為投籃失憶症。”
“投籃失憶症?”周愈重複着這個陌生又駭人的名詞。這對于一名射手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胸廓出口處的神經受到壓迫,影響動作表現,從而造成投籃時瞬間的失憶感。”隊醫盡量用通俗的語言向周愈解釋。
周愈似懂非懂,迷茫地看着隊醫。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這并不是什麼不治之症。”隊醫安慰道。
“可是我為什麼會患上這種怪病?”
“我們推測,這很有可能與你上賽季的肩部傷病有關。”
上賽季的肩部傷病……周愈很快便回憶起了季後賽上的那次猛烈碰撞。
“可是我當時并沒有大礙,賽後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而且我早就已經恢複了。”
“表面上是這樣。但是那次撞擊,帶來的可能還有神經方面的損傷。”
“所以我的投籃出現異常,是肩傷造成的?”困擾了周愈整個休賽期和近半個賽季的事情,終于有了答案。隻是這個答案,并不是她想要的,甚至還有一點過于殘酷。
“理論上是這樣。”
“能治好嗎?要多久?會不會影響到以後的比賽?”一向穩重的周愈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連續向隊醫發問。
“我們建議先采取保守治療。一般需要4-6周的時間。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能治好的對不對?”周愈确認道。
“通過藥物和物理治療,可以先緩解你的症狀。大多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那就好。那就好……”周愈自言自語道。可是,休戰4-6周,這意味着自己将缺席常規賽剩下的大部分比賽……
隊醫離開後,周愈拿出手機,搜索起“投籃失憶症”。她原本記不得那個複雜的學術名詞,可是從此刻起,“胸廓出口綜合征”将牢牢地印在她的腦中,并伴随她今後的訓練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