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殺父之仇,溫環玉,這就是你吸幹他内力養金蠶的理由嗎?”皇後似乎瘋了一樣。
朝堂上下一片嘩然……
段思平的臉色陰沉,他看着溫環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而段思平的王後,明明答應等環玉回來在王宮裡給她一席之地的,現在目光中卻充滿了憤怒和指責。
“溫環玉,你可知罪?”段思平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他的目光緊緊鎖定着溫環玉。
溫環玉站起身,她的目光堅定,聲音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大王,我溫環玉行事光明磊落,楊幹貞的死,是我為父報仇,也是為了和平。大王曾說過,楊幹貞的罪行罄竹難書,他不死,恐再起兵戈。”
段思平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在朝堂上掃視了一圈,最終落在了王後的身上。給王後使了一個眼色。王後的臉上閃過一絲得意,她冷哼一聲:“蒙氏神女,溫妃,劍川節度使,殺了前朝廢帝于國有功!你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和平,可你可知,你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朝堂的動蕩,三月初一吾王接受群臣叩拜,你卻缺席,如今聽說你回來了,群臣竟全都來了,你究竟意欲何為?”
溫環玉冷笑一聲:“王後,群臣是吾王召來的吧?我溫環玉做事從不後悔。楊幹貞的死,是南诏走向和平的一步。若有人因此而動蕩,那便是他們心懷不軌。”
朝堂上的官員們議論紛紛,有的支持溫環玉,有的則對她的行為表示質疑,尤其是南诏這個老叫法,現在都叫大理了。段思平的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他知道溫環玉的功勞,當初若沒有她籌劃,與董伽羅暗通款曲,也沒有自己的今天。但王後的身份也不容忽視,他給一個大臣使了一個眼色,那個大臣馬上會意了。
“大王,溫環玉頂撞王後已經觸犯了朝堂的規矩,按律當趕出殿外,罰跪兩個時辰。”那位老臣站出來,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嚴厲。
段思平深吸一口氣,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看向沒有任何動作的溫環玉,喝道:“溫環玉,你可知,你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朝堂的不滿?”
溫環玉微微一笑,她的聲音中帶着一絲堅定:“我不過是陳述事實,怎麼就頂撞王後了,罰跪?大王,你定的新規矩?若有人因此而不滿,那也是對這無聊的破規矩不滿,在那兒胡亂對号!”
段思平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在朝堂上掃視了一圈,最終落在了溫環玉的身上。他知道,溫環玉的功勞不可磨滅,朝中不乏支持她的幾朝老臣。但王後的身份也不容忽視,她爹被亂軍殺了,如今叔父又死了,難免悲憤,始終自己虧欠她,她身後也有不少忠于楊幹貞的投降之人。他必須做出一個決定,以平息朝堂的動蕩。
“溫環玉,你先退下,此事容後再議。”段思平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疲憊。
溫環玉微微點頭,她知道,段思平的決定并不容易。她轉身準備離開,卻被王後的聲音攔住:“溫環玉,你别想就這麼輕易離開!”
溫環玉停下腳步,她的目光中閃過一絲冷意,奈何身上沒有任何武器,況且不能讓劍川成為自己的替罪羔羊。
王後的臉上閃過一絲憤怒,她冷哼一聲:“溫環玉,你别忘了,這裡是王宮,不是你為所欲為的地方。”
段思平見狀,連忙打圓場:“王後,溫節度使與我有舊,她常年在外,行為雖然魯莽,不懂規矩,但念在她對我的忠誠,不如先安排她在宮中住下,你再慢慢教她規矩可好?。”
王後冷哼一聲,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