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黃巢王仙芝起義,唐昭宗颠沛流離,中原陷入戰亂,岐、晉、燕、梁、蜀、楚、吳、漢各地藩鎮紛紛自立門戶,北方契丹、室韋,西方回鹘、吐蕃,南方南诏國皆進入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公元902年,南诏國漢人鄭氏篡位,殺死九黎族皇帝舜化貞,改國号“大長和”,定都太和城。
鳳仙花盛開在太和城和蒼山腳下,開到洱海之濱,紅黃紫藍,五彩缤紛,如同盛大的慶典。而在這盛大的自然景觀之下,太和城的将軍府内,護國大将軍溫田海的喜悅也是無以言表。他的膝下添了一位千金,這個小小的生命,給這個久經沙場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皇帝禦駕親臨,為這個新生命祝福,他看着溫将軍說:“将軍你保家衛國,戰功赫赫,如今已經近不惑之年,得一女兒,實屬不易。我甚喜此女,她長大後将與我兒并肩治理天下,愛卿意下如何?
溫家喜得一千金的事情很快傳開了,這位千金被皇帝賜名“環玉”,并禦賜一枚潔白的環形玉吊墜,作為信物。
7年後,王薨逝,新帝登基,婚約照舊。
時光荏苒,環玉成長為儀表大方、端莊秀麗的大家閨秀。傳聞中那個常年足不出戶弱柳扶風的嬌小姐,其實早已和其他男兒一樣,在山林中曆練,在沙場上曆經生死。環玉很小的時候,她母親就失蹤了。他父親常年戍邊在外,是二叔把她帶大的,後來爹爹給她找了個漢人阿娘,照顧她起居飲食,新阿娘來的第一天就被二叔打得頭破血流的,如是幾次後,環玉不想新阿娘再為自己受委屈,準備好盤纏連夜跟着新阿娘去軍隊找爹爹去了。那時她隻是個7歲的孩子,并不認得路,走了很久,盤纏也用完了,她們在樹林裡迷路了,還好,遇到了好心的老婆婆把母女二人回到家裡治傷,作為答謝,母女二人在老婆婆外出時幫忙照應家裡的瓶瓶罐罐,漸漸也學會了養蠶織錦和一些醫術。一天老婆婆腿上受了很重的傷,不能外出到附近的村子給人治病賺錢,原本就不富裕的老婆婆家并不能負擔起他們三個人的開銷,阿娘看出了端倪,準備帶着環玉去尋找溫将軍。
剛走出去不久,遇到一位老道士給一個小男孩醫治腿傷,善良的小環玉請求幫忙救治老婆婆。于是乎小男孩也被帶到老婆婆家養傷。阿娘打量了小男孩一番,他從衣着打扮上看家境還不錯,問道:“小孩,你家住何處?家裡還有些什麼人啊?”小男孩剛要開口,老道士掏出一錠銀子,對三人講:“我師徒二人從蜀山來,接下來還需叨擾幾日,待曉峰傷好我們便離去。”
阿娘接過銀子,去附近的村莊買了生活必需品,将師徒二人安頓好。
兩個孩子年齡相仿,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經常一起戲耍來偷東西的猴子和老鼠,有一日環玉還被來偷菜的野豬弄傷了,于是曉峰教了環玉一些防身的格鬥技術,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曉峰和老婆婆的傷都好了,曉峰師徒也準備要離開,臨行前他将師父的一把較短的佩劍送給環玉防身,劍身寒光閃爍,鋒芒畢露,削鐵如泥。這把劍叫做青鋒劍,據說原是玄鐵重劍,一般人拿不動,一個很厲害的鑄劍師将它鑄成兩把劍,雙劍中一把長劍給了一個将軍,後來他當了帝王,再後來到了另一個将軍手裡,他因為造反的罪名掉了腦袋。送環玉的就是那另一把短劍。
環玉在山裡一天天長大,每天白天和婆婆上山采藥,晚上和阿娘織錦識字,得空了還會練練武術,當然隻會曉峰教的那幾招,日子過得雖然寒酸卻也自在。
9歲那年,她和阿娘到村子裡去買糧食的時候,正好遇到一隊士兵來村子裡掃蕩,環玉和阿娘都被抓走了。還好阿娘認出了一個領頭的兵,她們才得以完好無損的來到了兵營,見到了環玉的父親。父女相見,抱頭痛哭,阿娘也淚眼潸潸的,訴說生活種種的艱難,環玉自此有了依靠。
在軍隊裡,有女眷畢竟不方便,所以環玉和阿娘換上了兵士的衣裳,在軍隊充當軍士。環玉也每日和其他士兵一起操練,個子長高了不少,身體也練得很結實。晚上環玉會和父親學習兵法和陣法,很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士兵。
軍隊裡也有十幾個年齡不大的孩子,他們和環玉很是要好,這些小個子經常一起執行勘察地形和崗哨任務。有一次夜間巡邏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隻山貓一樣的動物,非常兇猛,襲擊了小隊中的一人,環玉大概是這些孩子裡最小的,但是山裡的野獸她卻是見過最多的,貓科動物怕火光,利用這一特性,再加上幾個小子敏捷靈活走位,山貓逃走了。火光卻引來了附近的另一隻隊伍,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們都抓住了。領頭的居然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大家都以為是敵軍來進犯,真是剛脫虎口,又入狼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