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寒英(柳宗元) > 第9章 長安

第9章 長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見過柳先生。”

這位李郎看起來才二十多歲,比宗直還小些,身上着了團花紋的袍子,像許多正讀書仕進的京中公子。

“有勞李君相迎。”

李郎請他進入,一邊笑道:“家父早前料想過先生會回來,便囑我定要前來迎接。”

柳宗元有些意外:“多謝令尊。”

“先生不必客氣,家父從前在朝時,識得先生座主顧尚書,家父和顧尚書都說先生極有文才。”

他心中感慨,蹙起眉頭,顧尚書……說的應是貞元九年知貢舉的顧少連,可在他被調到禦史台那年,顧尚書就已離世。他方才又聽門外家仆說,李家也隻有幾位少主人在當家了。

柳宗元和李郎走在廊下,雪青色的披風随他走動微微振起。

門内景象出乎他意料,或許是這幾年都有人家在住,舊宅比親仁裡的好像還要更嶄新些。

李郎為他娓娓道來:“幾年前,家兄升任比部郎中,打算遷居善和裡,恰好聽聞這裡有位鄭氏主人想售宅,屋中有書三千卷。父親喜愛藏書,我又正謀功名,一家人便相中此屋,後來詢問才知是先生家的舊宅,與先生相見真是有緣了!”

“我在永州多年,親故捎信過來,才知曉這裡已經換了三回主人。”柳宗元輕歎道,“今日再見,宅院、花木……還似當年。”

正中的主屋、兩邊的廂房、角落的竈房和柴屋……即使他閉着眼,好像也能想象它們的方位。道上應是被後來的主人新鋪了石徑,老梧桐樹還未被砍伐,樹下的桌上置了一盤棋。

李郎聽得他的心緒,便道:“家父珍愛屋中藏書,離世前也不忘吩咐我們愛護,不如與先生過去看看吧?”

他颔首以示謝意。

藏書的屋子在陰涼通風之處,靠近北邊。門旁的家仆見二人過來,便躬身随行。

屋内寬闊,彌漫着芸香。幾個大書架子列于其間,書軸、書卷難以計數,牙簽錯落猶如星辰。旁邊還圍了幾個書箧,用來裝其他的書。

這三千卷書曾是禦賜,在世家中也十分可觀。

“我家族人和好友偶爾來借看,其餘的書都還在屋裡。”李郎看到屋中一角忽而道,“哦,我想起來,鄭氏主人說,有年家裡招了鼠,咬壞了一些紙,他家拿去補綴過。”

柳宗元看到眼前書卷,已知這些後來人家是惜書之人。從前他猜想過,這些書是否早已被轉賣、丢棄、毀損……

李郎走到書案旁,拿起一卷書翻開:“這些書裡還有批文,是先生留下的?”

他看見自己從前還較稚嫩的筆迹:“從前在家得閑時寫過一些。”

李郎回身笑道:“我讀時也參照着,還想請教請教。先生才學甚好,門下有學生麼?”

他亦微笑:“我無意承師名,但若李君相問,我必盡己所能。”

“先生願意便好,當下确是不興師道了。前幾年長安城裡倒是有個先生,說要為師正名,學館書肆裡無人不知他……那文章寫得是好,可也招緻了不少閑言碎語。”李郎手持着書,靠在胸前。

他又笑了一聲:“你說的……可是昌黎韓退之?”

“正是,先生也識得他?”

“他是我多年的好友,隻是我才回京,不知他近況如何。”

“那我再說些京中事與先生聽聽……”

李郎邀柳宗元至前屋相談,備了茶水,二人談得盡興,直至日色漸昏。柳宗元趕着在坊門關閉前回去,便向李郎拜别了。

他回望曾經的舊宅,裹緊了自己的披風。

二十年前,有位年輕的進士從這裡打馬經過。因他年少登第,衆人将他推舉為當年的探花使。他尋過諸坊,又去了杏園,被花香沾了滿衣。他的父母、姊姊、姊夫、族親都在親仁裡的家中等他回去……

夕色鋪上窗棂的時候,他才踏進家門。

院内,柳宗元問了那日吩咐過的家仆:“今日的書信都送出了麼?”

“都送了。”家仆躬身,“早上楊家遣人來過,還有韓家也送了信,信放在書案上。”

他側頭道:“韓家?”

“是,那使者說現居城北的,但也沒再多言。他家主人吩咐他務必快些送到這兒來,他還趕着回去複命。”

他思忖“楊家”自然是他嶽丈楊憑一家,前日他才又緻了一回問安的帖子。可論後者,因他結識過不少韓氏族人,交情也不淺,若不聞籍貫和排行,他一時還真不敢笃定此人是誰。

柳宗元進入書房,坐在書案前,取出信閱讀。當在一行行字的末尾,看到熟悉的“泰白”時,他不由一笑。

南陽韓安平。

才回來沒幾日,他聽說玄都觀正是花繁似火,便要邀他們一同賞花叙舊。

趁烈、趁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