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剛走到醫院門口,一輛吉普車停到了她面前,顧骁從車上走下來,打開副駕駛門:“媳婦,這車怎麼樣?我托大堂哥買的,接完三個孩子放學,剛好來接你下班。”
蘇曼坐進車裡,跟三個孩子親親貼貼後,誇他:“不錯,有輛車方便很多。”
甯寶拉着蘇曼的胳膊撒嬌:“媽媽,弟弟他們兩個想吃烤鴨,你什麼時候發工資呀?”
蘇曼親了她一口:“媽媽雖然這個月的工資還沒發,但照樣可以帶你們去吃烤鴨。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咱們一家五口去吃烤鴨可以不?”
雙胞胎顧以瑾、顧以瑞歡呼雀躍:“媽媽好棒,愛媽媽。爸爸,媽媽說要去吃烤鴨……”
顧骁發動着吉普車:“好,你們三個坐穩了啊,咱們現在就出發。”
顧骁帶着他們去了便宜坊,點了兩個烤鴨,鴨架一份油炸、一份炖湯。
三個孩子圍着片烤鴨的服務員,看了又看:“這個叔叔好厲害,片出來的鴨肉薄薄的……”
這個年代的烤鴨比後世吃着香,除了用料實在,更重要的是肚裡油水少,饞。
蘇曼做飯講究葷素搭配,不說頓頓有肉,但隔一天就會炒個肉菜,雞蛋更是每天都有。
但三個孩子中午都是在學校吃飯的,學校的大鍋飯可沒有家裡吃得那麼好,他們仨也饞肉。
一家子吃飽喝足,才開車回家,蘇曼和顧骁仍住之前的兩居室,之前甯寶住的次卧改成了書房。三個孩子則搬到了對面的三居室跟爺爺奶奶住。
顧長安和宋雅住主卧,若是他倆回老宅陪顧爺爺、顧奶奶住的時候,蘇曼和顧骁會睡到這邊陪三個孩子。稍大些的次卧是雙胞胎的卧室,他們倆的床是蘇曼找人定做的類似于後世的大學寝室的上下鋪。
床寬一米五,樓梯台階拉開是收納箱,怕孩子晚上翻身掉下來,蘇曼直接讓人把護欄設計成一米多高,怎麼翻都可能掉下來。
本來是想着他倆一個睡上鋪一個睡下鋪,結果他倆倒好,要麼一起睡上鋪,要麼一起睡下鋪,就是不肯分開。
甯寶看他哥倆挺有意思,也跟着去湊熱鬧,他倆睡上鋪,她就睡下鋪,他倆睡下鋪,她去睡上鋪,甚至有時候他們三個還一起擠着睡。
蘇曼和顧骁也不管他們,這個年代,好多家庭因為住房緊張,孩子都十來歲了還全都擠一個屋,自家這三個還都小着呢,睡一個屋沒必要大驚小怪。
回家後他們三個拎着書包進書房寫作業,三個孩子都有自己專屬的書桌和書櫃。但每次寫作業的時候兩個小家夥非要擠在一起寫作業,小學低年級的作業非常簡單,通常十來分鐘就寫完了。
他倆每天下午放學學習的重點是做蘇曼簽到得來的拓展習題冊,完成習題冊之後,就能去拿書櫃裡的各種小人書。
這些生動诙諧幽默的漫畫小人書是蘇曼根據後世适合小學生讀的三字經、成語故事、中外寓言、神話、民俗故事等等給他們畫的。
她因為要繪制中醫藥材圖的緣故學了素描,後來生了甯寶後就想着給孩子整幾本小人漫畫書當睡前故事讀本,沒想到後來竟然一發不可收拾。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顧骁幫她投到了出版社,她因此賺了不少稿費,在小錢錢的支撐下,她的漫畫功底越發地娴熟。
因為學習室的加持,她有更多的時間去創作。她能獨立坐診後,宋钰就退休回家頤養了,她雖然是名醫高徒,但比起那些成名的國手聖醫來說,名氣上還差得遠呢。
她獨立坐診後,病号并不算太多,加上很多人更認可西醫,因此她在醫院的工作其實并沒有多忙,不忙的時候就掏出畫本繼續創作漫畫。
八90年代小日子國的動漫進入華夏市場後,因為制作精美和動漫的獨特魅力,在華夏年輕人中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蘇曼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創作出更适合華夏寶寶的漫畫,以後有機會改編成動畫片。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知道華夏寶寶喜歡看什麼,沒道理比不過那些小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