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藥道師祖的自救指南 > 第81章 是誰!?

第81章 是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座的大臣們看着面前的雍帝,等着雍帝給出下一步指示。

雍帝摸了摸珠串,突然笑了,然後說到:“無妨,此事已不是一時可以決斷的,衆卿們先回去吧,等過午後再議。”

聽到雍帝這麼說,即使是身體最為健碩的袁老爺子也不禁松了口氣。

沒辦法啊,人不能不服老啊!

人上了年紀,因為精神跟不上,所以本來就有些困乏,再加上一上午受到的驚吓着實不小,怕是用再撐一會兒,明日便需要去步台請假了。

有多少人能像雍帝那般在這個歲數,還能如此精力旺盛的!

然後便又聽見雍帝在台上說到:“此二人一路奔波着實辛苦,儀,你帶他們去偏殿洗漱一番,用些午膳,有了精力才好做事。”

張儀躬身向雍帝行了半禮後,道:“諾。”

殿前的朝臣們散了,但算了也不是說可以回家了,都是各部的長官,其實是殿前議會散了,還是需要回到各自的台部去處理各項事務的。

就在大臣們往各自的台部走去時,雍帝并未離開勤政殿,隻不過是從前殿傳到了後殿而已。

然後極其擅長體察上意的内官直接就把被好的食案擡到了勤政殿的後殿。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這并不符合規矩。

一般來講,譬如勤政殿的殿,都是用來處理公務的,比如用來接見大臣,或者用來批改條陳都可。

而起居用餐則一般是在宮,例如東合宮。

殿與宮用途明确,且規矩森嚴,一般來說兩者的功效職權不能互相混淆,這是刻在皇室骨子裡的規矩。

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這些陳年舊條地位再高,還能越過雍帝不成,雍帝他老人家現在就是最大的規矩。

雍帝在勤政殿辦了一上午的公務,此刻就是不太想挪動了,下面自有人揣摩住了雍帝的心意,将一切打點妥帖。

張儀将那兩位地方官吏在偏殿安頓好之後,便回到了雍帝身邊侍奉雍帝用膳。

雍帝一邊吃着張儀為自己布的膳食,一邊命侍讀尋了贛州和徐州兩地的文書,在一旁細細地讀着。

張儀估摸這已經快到午睡地時辰了,在雍帝準備進第二碗魚羹時,及時出了聲:“陛下,一會便是午睡了,現在吃多了這些河鮮生冷之物,怕是不好消食啊。”

雍帝瞧了一眼侍奉在一旁對自己一臉關心的張儀,擺了擺手,說到:“今日午睡怕是不成了,等把所有的卷宗看完之後,便直接召他們過來接着商議吧。”

然後他又看了一眼張儀,到底還是沒有喝第二碗魚羹,反而示意張儀為自己打碗米粥來。

張儀将盛好在這雪天裡蒸騰着白色霧氣的米粥端了過來。

米粥是小米熬制的,不知熬煮了多久,裡面小米的形狀幾乎都快要消散了,而且不知在熬煮的過程裡面還加了些什麼,除了小米本身的小氣,遠遠地還聞到了一股香甜,端到雍帝面前時,那股香味就更加明顯了。

雍帝看着面前金燦燦的香甜的米粥,深深歎了口氣,然後端起粥來,一飲而盡。

在内官撤食案時,張儀為雍帝端來了漱口的鹽水,雍帝漱了漱口,突然道:“寡人記得荀司空他有個子侄?”

張儀邊為雍帝遞上絲巾,一邊溫言回禀道:“陛下記得沒錯,荀司空确實有個子侄,總角之齡便有神童之名,後在嶽陽書院讀書,在上一屆大儒辯經時,他可是以一人舌戰群儒,得了頭籌啊。”

雍帝不可置否,想了想,對張儀吩咐道:“你去和荀司空說一聲,寡人午後要召見他這位名滿京畿地子侄。”

“諾。”

張儀領命準備退下時,又聽到雍帝的另一道旨意:“讓宋家的小子一塊來。“

張儀聞言身形頓了頓,後不着痕迹的退下了。

雍帝盯着安靜退下的張儀遠去的身影,略微思索了一下,和侍奉在一旁的小侍說道:“今日的米粥很不錯,給袁司農也填一道,讓袁司農用過午飯後來一趟。”

這個小侍聽了吩咐下去後,雍帝讓正在讀文書的侍讀暫停,将文書拿到自己手上,看了起來。

其實徐州贛州兩地如此嚴重的情況,要麼為真要麼為假,說白了其實隻有這兩種情況。

雖然在各種細節中透露蹊跷,但是雍帝并不覺得這兩地的災情是兩地的諸侯為了謀反為自己設下的陷阱。

要問為什麼?

因為他們不敢。

雍帝看着文書,眉心一沉,無形的帝王威壓四溢而出,周邊在侍的内官不自覺地向内縮了縮自己的身子。

所以說到底,其實隻有災情為真這一種情況。

既然災情為真,那赈災就勢在必行,問題确實就如杜楠所言,怎麼赈災,赈災銀兩和赈災糧放多少才是這個事情裡真正的難點。

雍帝緊簇眉頭,不,杜楠還落了一點,大災之後,必有瘟疫!

雍帝真的很了解自己的手下,送出的東西,恰好送到了袁司農的心坎上。

這人呐,上了年歲之後,最講究個養生。

養生嘛自然就是吃的要清淡,餐食上尤為克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