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手挽着手,臂挎着臂相攜着回到了女席宴客處。
算着時辰,鬥花宴快要開始了,如葵帶着諸多小女娘來到後院存滿花草植卉的涼亭處,女眷的鬥花宴便設于此處,而相隔一條内河與女眷遙遙對望的十字亭,便是男客鬥草宴的設宴處。
無論是在涼亭設女宴還是在十字亭設男宴,統統都是花了一些心思在裡面的。
殷府的十字亭是一個頂端略呈十字形的亭子,中間高梁凸起且四周抱廈,從上向下俯瞰,也呈十字的樣式。
整體而言,十字亭設計複雜,亭内通透且寬敞,将男宴設于此處以重要原因就是圖十字亭四處通達且亭内寬闊的特點。
至于為何要講求亭内透亮寬敞,原因也很簡單,今日到達殷府赴宴的所有男客的所有活動都局限在這個說小不小,但說大又着實稱不上大的十字亭内。
這些活動,包括但不限于,鬥草作詩,投壺下棋,喝酒吃席等等。說的更加明确些,就是所有男客都被限制了活動範圍。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跟設宴的性質相關。
殷府明面上設的是賞花宴,實際上則為殷府單方面的相親宴,故而來者多為嬌客。
将所有男客的活動範圍限定在十字亭内,一是擴大了這些參加賞花宴的小女娘們的活動範圍。
除十字廳外,其餘偌大的殷府各處都是小女娘們可溜達玩耍的地方,且殷府已将府内各處布置的花團錦簇,力求府内每處細節都可讓來訪的各家小女娘們,感受到美的洗禮和春意的盎然。
當然這也不是說小女娘們可亂闖廳室,亂闖失儀算是嚴重違悖了貴家女娘們從小受到的禮儀教育而養成的品行教養,不過具體闖不闖,确實得看小女娘自己。
二來則是保障了這些四處觀花賞景的小女娘們不會被突然出現的男客而有所沖撞,也是進一步為了保障這些嬌客們在這次宴會上的體驗和感受。
而獨獨将女客的鬥花宴設于涼亭,那便是一場雙向利好的行為。
雍朝多數涼亭建制多為四面通透開敞,即不安裝隔扇或者木闆又或者隔牆,這樣的亭子最大一用處便在于觀景。
應用在此時此地,便是觀人觀景。
之前便也是提過的,殷府設宴,跟随家中女性長輩前來赴宴的小女娘們,除了抱着來相看一下殷府大公子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女娘或者帶着家中未婚女娘來赴宴的女性長輩都有些“目的不純”。
有些就隻是借着殷府賞花的名頭,趁機來看自己已經定下或者将要定下的未婚夫婦。
而殷府自然得,聞弦音而知雅意,将此事安排妥帖,故而,殷母将最為能展現小女娘們美麗和巧思的鬥花環節安排在這四面通透的涼亭之中。
既是表現自己的審美和心思與在涼亭高位處的各府女性長輩們,也是展露出無雙的美麗于自己心儀愛慕的少年郎的面前。
而三則便是如葵的小心思。
當時,在設計賞花宴流程時,如葵特意向殷母提請了,将女客的賞花宴設在涼亭的建議,除了上述兩條擺在明面上的原因外,另外一個如葵沒和外人道,也沒辦法和外人道的心思:避免上世那場騷亂,能救一個算一個。
如葵不想再見這樣的橋段了:無辜女娘,本是幸福一生的人生,卻落了個急轉直下凄慘收場的結局。
直接換地,将可能藏貓的花園換成四面透風一覽無餘的涼亭,在不知有人謀劃的前提下,本來想着這樣多少能安全些,着實是沒能想到:
自己一步到位,将桌子都給她掀完!
如葵帶着各府的小女娘們在涼亭落座許久後,殷母才攜着一群女性長輩,款步走來。
如葵帶着諸位小女娘們起身向迎面而來的長輩見禮後,便神遊四方去了。
眼瞧着頭頂各式花樣,貌美絕塵的小女娘們依次登台獻藝,好一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鬥豔大戲。
如葵忍住哈欠,強打起精神,就在等着最後幾位女娘展示過才藝後便可換地開席的正事時,異變突生。
還是那隻,和上一世一模一樣的狸奴,朝着王家女娘狠狠地撲了過去!
僅僅一個錯眼,那隻狸奴便在王家女娘的臉面上留下一道血痕。
如葵後槽牙都快咬碎了,想都沒想站起身來,一個箭步擋在了王家女娘身前,同時向周邊大喊:“愣着做什麼!還不快将那隻狸奴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