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如葵默默盤點自己身家。
看着僅僅一天就已經下去一大半的銀錢,如葵陷入沉思……雖然但是,這銀錢是不是用的有些過于快了?
沒想到重來一遍自己竟然要為銀子頭疼。
話說雍朝的小女娘們,不管是世家貴女還是黔首民女,在出嫁後,依靠夫家生活的其實真的少之又少,基本全數都能算的上是經濟獨立了。
确實,從整體上看,往上數雍朝之前的數代王朝,甚至包括雍朝本身,在大面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女子是靠着男子過活。
男主外和女主内,這句話,在這些諸多的朝代中,主要的症點在于男子們和女娘們的權責範圍和從事内容不同。
以殷府來說,掌家管事繁育子嗣多為一家主母的權責範圍。
故而如葵從未見過自己阿耶插手過問過殷府内部的掌房理财之事。
當然,事無絕對,本來嘛,萬事萬物都有正反兩極,兩者相融才渾成一體,故而,這麼多朝代下來,也有男子親自過問後院内務之例。
但這樣的例子也是極為少數且絕對事出有因。
這樣的男女分責,時而久之,自然會形成男子地位高于女子地位的局面。
且因女子日常重點多忙于内務,故也越來越少地抛頭露面,任職當官,所以這又加劇了這種局面的形成。
但這也并不意味着她們要靠丈夫供給過活,不管是世家貴女還是平民女娘都有各自的依存手段。
對于世家貴女來說,她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嫁妝。
嫁妝是雍朝婚娶的重要組成部分。
嫁妝除了能代表新婦娘家的面子,增加女娘們嫁人之後于婆家生活的底氣以外,更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保障女娘們在嫁人之後,有足以支撐生活的經濟來源。
甚至是能夠支撐得起她們婚後還能保持極為優渥的生活的經濟來源。
自古以來豪門貴女們的嫁妝是有玄機的,這裡面是有“活物”的。
平民家的女娘的嫁妝無非是新婦的金銀首飾,妝奁家具,但勳爵權貴商賈大家實際上所給出嫁妝都是從一女娘一出生便開始積攢了的,一直要攢到女娘出嫁。
這樣的嫁妝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日常用具事無巨細,從衫巾帕子到跋床箱籠無一疏漏。
但裡面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數量上更多的田産鋪子以及各處房産。
關鍵之處便在于此!
随着新婦陪嫁過去的,這些數量繁巨的鋪子田産,包含了從上至下,從裡到外,從佃農管事到夥計賬房,這些可使田産鋪子能良性運轉的全套人員。
這便是能錢生錢的“活物”!
若再說的清楚些,這都是些生錢的營生。
嫁入婆家的新婦們擁有這些,隻需經營得當,便可獲取源源不斷的穩固的每月進項。
這便是出嫁的貴族女娘們的賴以生存的根本。
而平民女子出嫁時就無如此豐厚的嫁妝傍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