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救贖反派夫君失敗後 > 第11章 出嫁

第11章 出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國地界,秋日裡不見楓葉,一眼蒼翠之處不見绯紅,唯獨今日不同,十裡紅妝,鑼鼓震天,給天上流轉的浮雲都增添了顔色。

公主府裡花團錦簇,楚照槿坐在鏡前梳妝,一身嫁衣流光溢彩,同心髻綴金冠玉钗。

“殿下,崔副使那邊有消息了。”蕊絮急匆匆趕回來,捧了一碗的水喝。

楚照槿顧不得畫眉:“快說。”

蕊絮眉飛色舞:“說來也是奇了,崔副使他們收到消息趕到城外莊子上的時候,那些竄逃的餘孽全都被人用麻袋蒙了吊起來,被人打得可慘了,不知道是哪位英雄好漢做好事不留姓名。”

楚照槿冷哼一聲:“英雄好漢可不見得,陰險小人還差不多。”

顧衍的聲音恍惚間在耳畔響起來,楚照槿頓時沒了好氣。

“殿下在說什麼?”蕊絮道。

楚照槿拾起螺子黛輕輕描眉:“哦,沒什麼,隻是覺得惡人自有惡人磨。”

蕊絮依舊不明所以:“說起來,今日是殿下大婚的日子,可有得忙呢,殿下打聽流寇的事做什麼。”

楚照槿并未将實情和盤托出:“南溟流寇是我蕭國一大禍患,便是前些日子已經清繳,也免不了有些逃竄的貓兒狗兒興風作浪,前些日子的興和樓死傷數百,若此害不除,則民心不穩,本宮怎能安心出嫁。”

“本宮的小尋果真是長大了。”蕭王後從門外進來,“母後記得你之前明明不喜政事的,整日就知道上樹掏鳥窩。”

楚照槿拉起蕭王後的手,噘了噘嘴:“母後可不要取笑我,如今好了,南溟流寇最後的餘孽已清,蕭國靠海吃海,百姓終于能過上安生日子。”

蕭王後點點頭,眼裡蓄着淚花:“你的意思,母後都知道,你願意和親遠嫁蕭國,其實也是為了打消大鄞的觊觎之心,隻是……苦了你了。”

“女兒不苦的。”楚照槿覺得鼻頭有些發酸,“聽聞小恭靖侯在大鄞可是萬裡挑一的郎君。”

蕭王後點點頭:“母後也盼你二人琴瑟和鳴。夫妻之間貴在坦誠相待,亦在相互容忍,有什麼事,二人好好商量,莫要因小事生出嫌隙來。”

“女兒省得了。”楚照槿正色道,“我如今和親隻能解蕭國一時之患,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若不想一直受制于人,讓今後的楚姓女兒遠嫁别國,除國富外尚要兵強,秣馬厲兵,以勤遠略才是。”

“你小姑姑要出嫁了還想着你呢。”成澤蘭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兒走進來,“你王兄近來已經在準備此時了,殿下不必擔心。”

“王嫂來了。”楚照槿伸出根指頭逗小侄女玩兒,“小姑姑馬上要走了,以後可不要忘記小姑姑啊。”

小侄女抓住楚照槿的手指頭,樂呵呵地笑,兩張小臉白嫩嫩紅撲撲,活像顆小糯米圓子,一看便知長大後定是個機靈鬼。

楚照槿從首飾盒裡拿出個小金鎖,塞進小侄女的襁褓裡。

成澤蘭道:“今日你出嫁,怎麼送玥兒東西。”

楚照槿笑了笑:“如今一走,不知何時能再回來看看,也不能看着玥兒長大,唯盼她身體康健,長命百歲。”

成澤蘭捏起玥兒的手搖了搖:“那我們也祝小姑姑與小姑父蜜勝糖甜。”

楚照槿壓下鼻尖的酸意,上一世她是沒有等到這個小侄女出世的,成澤蘭那時懷胎八月,亦死于那場戰亂之下,慘絕人寰,一屍兩命。

她看着小侄女在成澤蘭懷裡笑得高興,楚照槿心裡也高興,原本對于婚姻大事的擔憂和懼怕全然煙消雲散,轉而是對命運的感激。

一切都重來了,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不是嗎?

蕭王後取下朝珠璎珞給楚照槿戴上:“這是送給我們小尋的,這串朝珠當年是我的陪嫁,現在母後把它給你。”

“多謝母後。”楚照槿握着蕭王後的手,久久不願松開。

“殿下,我們走吧,别誤了吉時。”操持婚事的嬷嬷道。

楚照槿拿起團扇:“母後王嫂,小尋走了。”

蕭王後轉過身去,抹去臉上的淚:“好孩子,走吧,母後和父王都在前廳等你。”

一通繁雜的婚儀,給蕭王蕭王後敬完茶湯後,楚照槿被人簇擁着出門。

“鄞蕭成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蔔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喜娘唱道。

蕭王不舍地拍了拍楚照槿的手:“記得給父王寫信,就算嫁去了大鄞,我們小尋還是父王的女兒,蕭國的公主。”

一貫嚴肅的世子在此時偷偷轉過了身抹淚:“小尋日後若是受了那小恭靖侯的欺負,不必忍着,王兄領了人打過去,把我妹妹搶回來。”

成澤蘭輕打了他一下:“不會說點好聽的。”

楚佑被妻子教訓了,抱着女兒往後縮了縮,朝妻子認錯般地扯了扯唇角。

“那王兄說話算話了。”楚照槿莞爾,抹去臉上的淚。

踩在柔軟的氈墊上,觸感輕飄飄的,腳下的力氣着不到實處,她覺得有些不真實。

上一世在大鄞的經曆于她而言是一輩子的夢魇。

她在那裡受盡了一生所有的苦楚,滿腹周旋算計,終歸大仇未報,一杯鸩酒入口,最後慘死在大鄞獄中。

這一世,她又要離開蕭國,踏上去大鄞的路,便是親人猶在,香車寶馬相送,卻仍舊無法預見未來的命運。

殊不知是不是重蹈覆轍,竹籃打水一場空。

腦海裡浮現出一人模糊不清的輪廓,所屬是她的未來夫君——小恭靖侯。

上一世她困于深宮之中,未曾見過這位小恭靖侯,倒是聽說過不少關于他的傳言。

他姓莊,叫莊衍懷。

傳言說他人品貴重,秉性孤高,能文能武,又天賦異禀,十八歲便中了狀元,父母有從龍之功,姨母又是當朝皇後,自小頗得皇帝青眼。

他九歲時,老恭靖侯和侯夫人率領冷甲軍前往朔州,抵禦匈奴來犯,許是天妒英豪,兩萬冷甲殉國于朔州臨壁關。

人們沒有找到老恭靖侯和侯夫人的屍骨,許是早在戰場的烈火中化作了一捧灰燼。

那時候年僅九歲的莊衍懷,在靈堂上脫下了孝衣,撤掉了老恭靖侯和侯夫人的牌位,說他相信阿爹阿娘沒有死。

一日不見他們的屍骨,他便等一日。

莊衍懷十三歲生辰後,便襲了老恭靖侯的爵位,因着莊衍懷年紀尚輕,便喚他作小恭靖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