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榮王朝,男人有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此事放到李家,便顯得格外突兀。
李家的家規有一條,兒郎不準納妾。
所以李家沒有妾室,每位老爺和公子都守着自己的妻子過一輩子。
楊夫人與大老爺年少時是青梅竹馬,感情深厚,這才結為夫妻。
隻可惜大老爺“死”于隆化十二年的那場戰役,屍骨無存。
楊夫人重情重義,留在李家撫育兒女十數年。
大老爺此舉不仁不義,對不住為他守了這麼多年的楊夫人。
李家諸人也是這般想的。
回到李太師府時,瀾意察覺到府上奴仆皆低頭做自己的事情,不敢發出半點聲音,怕李太師與羅老夫人不高興。
慈壽堂内的氛圍更為低沉。
李家諸人,除了在衙門的三老爺、四老爺,皆齊聚慈壽堂。
李太師夫婦坐上首,冷冷瞪着跪在下面的三人。
大老爺上了年紀,加之在北地待了數年,胡子變得愈發濃郁,連嘴唇都看不見了。跪在他旁邊的是一對母女,女人不過三十上下的年歲,正是風姿綽約的時候,一雙眼睛無辜地眨了眨,不明所以。女童更是茫然,看着這麼多人都在盯着自己,吓得往女人的懷裡躲。
在大老爺回家之前,李太師就已經聽到陸大将軍府提前傳來的消息了,他知道自己兒子在北地安了家,還有了一個玉雪可愛的女童。
他命府上奴仆将太師府周圍的百姓都驅散,在側門迎接大老爺三人,不讓百姓看李家的笑話。
瀾舒站在楊夫人身後,又氣又惱,奈何大老爺是她的父親,她不能出言指責父親的行為,隻能選擇生悶氣。
陳佳怡在旁安撫楊夫人。
她心裡有氣,是因為婆母楊夫人待她極好,将心比心,她自然不希望楊夫人受委屈。
江夫人滿眼心疼地看着楊夫人,又将目光轉向兩位妯娌和小輩們,再瞅瞅上首臉色陰沉的李太師夫婦,剛想開口緩和氣氛,就聽到慈壽堂的侍女紫蘇進來痛傳:“四姑娘、四姑爺回來了。”
瀾意無論成為何種身份,她永遠都是李家的四姑娘,李家奴仆也不會因為她成為王妃而改口。為表對慕琛的敬意,家裡奴仆一開始是叫慕琛“楚王殿下”,但慕琛聽後眉毛緊蹙,非要讓奴仆叫他“四姑爺”,久而久之,奴仆也就叫順口了。
江夫人聞言眼睛一亮,“還不将四姑娘和四姑爺請來。”
紫蘇望向羅老夫人所在的方向,見羅老夫人颔首,便行禮應是,出去請瀾意夫婦二人。
大老爺羞愧難當,頭低得更低了。
瀾意跟着紫蘇進門,一眼便看到跪得筆直的身影,心中一顫,将慕琛的手握得更緊。
慕琛知曉她内心難安,用指腹輕輕拍着她的手指。
屋内衆人見狀皆站起身,準備給瀾意與慕琛見禮。
瀾意連忙打斷衆人,“瀾意給各位長輩見禮。”
暮雲和拒霜上前攙扶瀾意,慕琛便拱手見禮。
沈夫人三步并兩步走向瀾意,扶着瀾意坐下,說:“你如今不能奔波勞累,快些坐下。”
瀾意微微一笑,“她很乖,母親放心。”
沈夫人見她坐得穩穩當當,才回到自己的原位。
上首的李太師仍闆着一張臉,怒目橫視大老爺,說:“如今連楚王都知道了你的醜事,你……”
李太師到底年紀大了,羅老夫人怕他怒氣上頭,一口氣順不過去,連忙給李太師順氣。
“老大,正好家裡人都在,你自己說。”羅老夫人道。
大老爺唯唯諾諾應聲是。
“當年,兒遭遇敵軍偷襲,不慎跌落懸崖,幸而掉入湖水之中,被喬娘撿回一條命,卻沒了記憶,不知曉自己到底姓甚名誰,來自何處。”他說着,情不自禁看着身側的喬霜,接着道:“多虧了喬娘,兒才得以活命。這些年,是喬娘貼身照顧兒,兒也對其暗生情愫,與之成婚,并有了嬌嬌。直至去年,兒看到瀾意托陸小将軍送來的畫像,逐漸恢複了記憶……”
喬霜熱淚盈眶。
楊夫人已是崩潰邊緣,好不容易聽到大老爺說實話,擡起頭看向大老爺,絕望地說:“我情願你死在北地。”
她顧不上自己說話是否妥當。
沈夫人一愣,“大嫂,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是啊……”江夫人想勸楊夫人,又不願替大老爺說好話,便隻能應和一聲,說完後還不忘看了一眼羅老夫人和李太師的眼色。
孫夫人搖搖頭。
羅老夫人對自己這個兒子已是失望至極,反正她體會過兒子已死的心情了,再體會一次心情也不會太難過。
“惜桃,婆母知道你的心情。”羅老夫人溫聲說,“婆母不會因你失言而怪罪于你,若我是你,想必會說出比這更難聽的話。”
楊夫人内心百感交集,用繡帕虛掩着唇角,強忍着不在衆人面前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