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們過來之時是谷雨時節,而走時是盛夏時間。
歸期推遲,婚期也趕不上了,隻好把日子改了,改在明年二月,草長莺飛之時。
回到京城,住進陳家去年買的府邸,在休息兩三日後,有東宮女使過來看望。
“奴婢見過五姑娘。”跟着止戈進來的女使請安道。
“女使請坐,”在炕上靠着的王夏至招呼道,“止刃,快上茶。”
女使道謝後,說出今日來的原因,“聽聞姑娘病了,太子妃娘娘着實擔心,便遣奴婢代為相看一番。”
“偶感風寒,怎敢擾娘娘惦記。”其實也不是風寒,而是水土不服。
說來都不可思議,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從外地回來後居然水土不服了!
這事說出去估計都能掉大牙!
但,如果是從東郡來五姑娘,好像水土不服就說的通了。
真是,不知該如何評價……
“姑娘切莫這麼說,姑娘是七王爺一生眷侶,娘娘又曾道長嫂如母,兩相自然親厚。”說完又仔細将人打量一番,“現觀其姑娘氣色,想必不日就能康複。”
“這還多虧王太醫醫術精湛,喝了兩幅藥劑之後,感覺已大好。”
“有王太醫相看,娘娘定然安心。”說完起身告辭,“姑娘尚未痊愈,不敢多擾。奴婢先行回宮複命。”
“多謝娘娘厚愛,等他日好了,我定拜帖登門拜訪。”說完又與止戈道,“止戈,替我送送女使。”
屋内的人一走,王夏至松懈下來,倒在炕上卻想着,太子妃第一時間派人來問候、送補品,究竟是本人的态度,還是宮裡娘娘的态度……
距離遠時,可以不去想那些問題,可如今回到京中,很多事就不得不面對了……
尤其快過年了,年前定會有宮宴,說不準還要去……
還有,回京後太子妃慰問之後,估計其他人家也會來,這幾日估計沒個安生了……
“怎麼不到床上睡?”想着想着,人迷迷糊糊就要睡了過去時,聽到了這句響。
睜開眼睛一看,是李延年來了,“你怎麼來了?”
“來看看你,感覺好些了嗎?”說着上手摸了摸額頭,又摸了摸手。
額頭不燙,手也暖和,比昨兒好一點了。
“吃了兩副藥好多了。”說完又道,“剛才太子妃派人過來看望了。”
“我知道了,”李延年給人蓋好被子,“别想這麼多,先把病養好再說。”
“好”有他這麼說,就不操這個心了,等病好了再說吧。
這三四日的養病中,果然有許多帖子送來,少奶奶是一律都拒了,不讓人去打擾她養病。
病好了後,人又養了兩三日,精神好了,面色更佳了,才給太子妃回帖請拜。
第三日早,這天是去東宮的日子,一路由大少爺護送。
行至外西垣門口,大少爺遠遠的就看到幾人,掉轉馬頭來到馬車窗外,隔簾對着的小妹道,“七王爺來了。”
車内的人聽到聲,掀開簾子道,“他怎麼來了?”
“宮中王爺熟悉,由此相陪,小妹也不會緊張拘謹。”
這到是沒錯……但說熟悉……這人常年不在宮中,真熟悉也熟悉不到哪裡去,估計隻比我強一點點。
裡面這般想着,外面的一行人正交接。
“小妹禮數不周,入宮後有勞王爺多多照顧。”大少爺擡手鞠禮說道。
“大舅放心,我會照顧好人。”
“王爺這麼說,我便放心。”大少爺點點後,轉身來到馬車前,道,“小妹,下車了。”
王夏至下了車,對着大哥說道,“大哥放心,午後就回。”
“王爺。”王夏至第一次對着李延年行禮。
“我們進宮。”
“好。”
進了宮門内,一行人無聲的走着。
走着,走着,王夏至突然聽見身後宮門處一小内監的聲音,那人說道,“賈府爺們至此。”
賈府?
難道是賈家?
宮中不比外頭,行至橋頭邊時,人才微微轉頭一看,真見幾内婦人往另一邊走。
一行人到了東宮,王爺去了前院,王夏至則跟着早已等候着的嬷嬷進了後院。
進入屋中,見人參拜道,“民女參見太子妃娘娘。”
“快快起來,”太子妃示意快把人扶起來,招至身邊坐道,“可算把你盼到了。”
“能見着娘娘,是我的福分。”娘娘真是恍若仙子,比我看到的任何姑娘都好看。
“真的恍若仙子,娘娘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