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一箱書回來的李延年,便趁着這幾日日頭還好,開始了理書、修書、曬書、寫書、看書的日子。
“咱應該沒虧。”其中有三本是真的孤本,其他的都是複本。
這些書雖說是複本,但也有前朝大家的印,是珍品。
總得來說,不虧,甚至是小賺。
帶着賺錢錢的愉悅心情,王夏至開始了給書翻頁曬太陽。
有些書寫的真好,就如這本《萬源記》講的是古人破案一事,裡面奇怪的案情看的人是一愣一愣的,驚呼還有這操作,完全想不到!
還有這本《憶兄錄》裡面的兄弟友情令人感動,猶如蘇轼與蘇轍。
這日,王夏至接着一邊曬書,一邊看書。
“日頭下看書眼不晃嗎。”李延年看到後又糾正王夏至的習慣。
“不會,”是人就有這個問題,但我現在是魂,完全沒這方面的困擾。
“欸,欸,别拿我的書啊!”
正要阻攔時,忽見一人來了。
還是個穿着道服的年輕公子哥。
“這是主持師弟。”邊上的李延年說道。
“原來是主持的師弟啊。”住持還在别的寺廟待過啊。
等等……不對啊!
是我太單純,還是這個世界太複雜!
為啥身為和尚的主持,卻有一個穿道服的師弟。
額~雖然主持是戴發修行,但師弟也不該是道教啊!
什麼時候佛道一體了。
還有,這師弟為啥像是個出遊的少年公子哥。
就在這兩師兄弟見面交談之時,王夏至飄到李延年身邊,問道,“哪位師弟是哪家的,他那還收徒嗎?”
其實本來是該問方丈的,但方丈早早就出門去地裡挖紅薯了,所以隻能問李延年,也不知他知不知道。
“怎的,你想換個地方。”以前還說要留在這,一年都沒到就改了主意。
“咳,沒有,我就問問,問問。”隻是好奇人家道觀裡的人是不是都長這樣啊。
“要是都這樣,你是不是想去。”
那是一定的,“咳,不會,”王夏至心虛一下,又道,“咦,我剛才看着的書呢?怎麼不見了?”書曬的太多,一時找不到了。
“啊,原來在這裡。”找到書後,王夏至接着問,“主持還在别的寺廟待過嗎。”
“主持最初便是拜的五嶽道教,後雲遊四方,尋佛求道,定居在此。”李延年說道。
“原來這樣。”
正說着時四妞跑了回來,猛的見着李延年了,先悄悄的退了兩步,然後行禮,最後才道,“好大,好大一瓜,拿籃子。”說完人就跑了。
自從那次受傷後,王夏至發現四妞好像很怕李延年,見着人就躲,實在躲不過,就會悄悄退幾步,結結巴巴的說完話就跑。
“你有這麼恐怖嗎?”讓人這麼害怕。
“這恐怕你要問她了。”李延年說道。
“我要能問她,也就不問你了……”嘀咕完,就看到出來的四妞,書也不看了,跟了過去,“我也去瞧瞧……”
等半個小時王夏至來到田埂上時,這裡已經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好家夥,怎麼這麼多人!”
“這些人是從哪冒出來的?”
平常的時候,這一片可是半個人影都看不見,猶如荒郊野嶺一般,如今才出了個熱鬧,就冒出了一大堆的人,可見湊熱鬧是人的本性。
總結完畢,王夏至也立刻加入湊熱鬧的人群裡去。
此時有手臂這長,大腿這麼粗的紅薯,被挖到了泥土上面,兩三個人一邊除着泥,一邊用紅布裹上,繩子綁好。
“我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大的紅薯。”人群裡的人說道。
看熱鬧的人接了一嘴,“别說你是第一回,我也是第一回。”
一幫的王夏至也點點頭,“我也是第一回。”
“定是陛下聖明,才感召天地聖佛,使得今年風調雨順、萬事太平、出現這祥瑞。”
話音剛落,好些人點頭稱對,都是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