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房子放着不住,居然要跑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
“算了,這是你自個的銀子,愛咋樣就咋樣,反正不是我住。”
“别急着否決,”李延年笑着道,“多看幾面,說不定你會喜歡的。”
“真的嗎?”王夏至表示否認。
“進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來都來了,怎麼的也要看一遍才沒白來。
有道理,剛才過小路時腿都抖的跟篩子樣,不能白抖
“哇!”
進去之前,王夏至對這萬分嫌棄,進去之後,卻是合不攏嘴……
太震撼了!
“這,簡直跟敦煌石窟一樣!”
外面看不出屋子的全面,進去之後才發現裡面有三層樓這麼高的高度,書架從地面拔地而起,直沖屋頂,甚是壯觀!
“這裡的書,怕是有百萬本之多吧”把自己驚掉的下巴收回來,王夏至接着道,“這兒怎麼藏着這麼多的書?”
李延年打啞迷說道,“日後,你便知道了。”
“難怪你想在這兒開窗了,”這麼一大片的書藏在這沒有陽光的地方,的确是可惜了。
“這兒很珍貴,不能讓我這樣的半吊子設計,會毀壞這些書籍的,還是得請專業的人。”這兒的書能保持多年,溫度早已固定好,擅自改變房屋布局,很容易造成空氣、陽光、濕度的不對,從而影響到書籍。
“放心,這兒是不會動的。”也不能改。
“就算屋子不動,其他地方最好也别改,尤其是擴路,很容易對房子、地基造成影響的。”王夏至說道。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李延年說道。
“所以說我猜對了。”兩人并沒有待太久,說話間就出來了。
“對了。”
“既然不是這,幹嘛帶我來這?”走了一遍小路,這兒就沒得怕了,還能邊走邊說了。
“提前給你打預防針,免得日後亂竄看到這兒後鬼叫鬼叫的。”李延年笑道。
“我哪裡亂竄……還有鬼叫鬼叫的……”
邊走邊回到兩人回到有殘存的台基處,李延年便道,“在這兒建。”
這兒位置很好,視野開闊,空氣清新,就是……“為什麼不在山下建,每天爬台階不嫌累嗎?”要是我絕對不會再這兒建。
“你說為什麼?”還說要幫忙設計,連目的都忘了,設計個什麼。
“啊,對了,冬日過來時能曬太陽,夏日過來時消暑。”估計主要是夏日消暑,偶爾冬日過來時也能住着舒服。
“就按這功能設計。”李延年點頭說道。
“好嘞!”
就在王夏至到處找别院,看靈感,湊熱鬧時,賈府也有一件熱鬧事。
原來,過幾日便是二·奶奶生辰。
老太太早想着替鳳哥兒過生辰,可偏偏前幾年有事,就沒過成,如今有空沒事了,便想着給鳳哥兒過一回生辰。
對于這,太太自然是道好,還說辦一出熱鬧的酒席來。
而對于如何過生日,老太太或許是見着了劉姥姥,便想起一另一個有趣的過法。
“不知老太太有何樂法?”太太笑道。
“我想着,咱往年誰過生日都是各送各的,好無趣,不如也學着那小家子,大家湊分子,”
這個也新奇,太太笑道,“這這個很好,但不知怎麼湊法?”
聽到太太同意了,老太太越發高興起來,忙遣人把姑娘與寶玉們、薛姨媽等人,并把府裡那些有頭有臉的管事老媽媽、媳婦們一并叫來。
烏泱泱的一群人聽完老太太這樂子後,自是無不答應,紛紛笑着應諾。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老太太打頭,先出二十兩。
随後便是薛姨媽笑着也道二十兩。
接着就是兩位太太出了十六兩,奶奶們與老媽媽們出了十二兩,接着便是大丫鬟們有出二兩、一兩的。
不一會兒,便湊上了一百五十兩有餘。
這些錢也交由珍大奶奶,讓其操辦生日宴席。
轉眼就到二·奶奶生日這日。
珍大奶奶也辦的熱鬧,不但請了外面的戲班子,連耍百戲并說書的男女先兒都有,老少同樂,十分熱鬧。
然而,在這熱鬧之中,卻不見最喜熱鬧寶二爺。
原來天剛亮時,寶二爺就穿着素靜,從角門出了府,騎馬往城外去了。
馬兒一路跑,漸漸的天也大亮了,人群卻越發的稀少了。
但在這稀少的人群中,寶二爺卻有個自己不熟悉的熟人。
這人正是王夏至。
前幾天還在找靈感王夏至,逛着逛着時就看到野鴨子,還有一地鴨毛,于是,就想着薅些野鴨毛來做披風。
沒想到今早沒看到野鴨子,倒是瞧見了出城的寶二爺。
“這荒郊野外的,寶玉這個公子哥怎麼跑到這裡來了?”帶着好奇,王夏至便跟了過去。
接着便見兩人騎了二裡地,來到了水仙庵。
這水仙庵的道姑常往豪門地界,自然知道這寶二爺,見人突然而來,很是驚喜,忙上來問好,請入寺裡。
水仙庵裡供奉着洛神,其泥塑如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仙子之姿。
看的人隻覺得此物不是泥塑,而是會回神的仙人。
寶二爺看了泥像之後,便向道姑借了香爐,來到一處清淨的院落。
接着王夏至便看到寶二爺掏出香來焚上,含淚施了半禮。
這是祭拜誰?
還要偷偷的祭拜。
後又聽寶玉身邊的小厮茗煙道,府上今日有筵宴,熱鬧非常,如今盡了禮,可該回去了,不然老太太、太太們可就該擔心了。
“聽這意思,寶玉出來還沒讓家人知道?”這就更有意思了。
王夏至決定跟寶玉回去,看看是啥筵宴,順便能不能知道今天寶玉為誰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