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知道了,那房子……?”
“等做完功課再說。”這個沒完成,其他的甭說。
“得嘞!”
李延年看着飄走的背影,搖頭表示,這人沒救了,天天都在趕鴨子上架,沒一天少操一點心。
沒救人的人回去奮發苦讀,直至晚間才把書給背了。
背完書後,不想動一根腦細胞的王夏至倒頭就睡,修房子的事明天再說。
“呀!”正當某人睡得迷糊之間,腦光一閃,瞬間驚坐起,想起來了!
“劉姥姥逛大觀園這樣的名場面居然被自己給錯過了!”
真是可惜呀!
想來,劉姥姥明兒還在,自己早早趕上去,或許還能趕上個尾巴。
而且,看不成劉姥姥逛大觀園,我自己在去逛一遍,加深細節,好回來給李延年蓋房子。
就這麼決定了!
第二天王夏至早早去了,果然趕了個尾巴,看到了劉姥姥向老太太辭行。
老太太到底是上了年紀的人,因昨兒逛了一天的園子,昨晚兒身子就略有不爽,今早便請了太醫相看。
王夏至到時,看到了院子烏泱泱的一群人,進了屋裡也不少的人,連珍大爺他們都在。
“咋回事?怎麼這麼多的人?”平常便是許多人,也是寶玉與姑娘們,爺們很少在的,今兒怎麼這麼齊了。
正疑惑着,門外傳來通傳之聲,“大夫來了。”
瞬間太太、奶奶、還有些年輕媳婦與丫鬟們都通通避開,進了碧紗廚。
也有老媽媽請老太太進幔子坐。
但老太太卻道,道:“我也老了,不必放幔子,就這樣瞧吧。”
好割裂……
這是對自己看到的,産生的疑惑……
你說世人重禮教,對有些大防,可貴女們會組織馬球、燈會、冰嬉、詩會等一系列青年活動,男男女女之間并未嚴防死守。
民間就更松了,婦人拿刀追了三條街要砍負心漢,一旁的男男女女個個圍觀閑看叫好,當時自己還在其中,更沒有說是要避讓着……
而另一方面,如現在所看一般,見個大夫都要規避,都要拿帳子擋着……
而太夫也是給老太太請安後,低頭小心翼翼的,不敢亂動亂看。
好分裂,不懂……
算了,這事想也沒用,反正我不是在這個等級,用不着。
此時太醫也看完了,出來後與老爺表示,老太太隻是小風寒,并不需要吃藥,隻要注意保暖,飲食清淡些便可。
交代完老太太,奶娘又抱着姐兒過來了,請太醫也看看。
太醫看過後也道,需清清淨淨的餓兩頓就好了,在吃幾丸藥丸便好了。
賈家也有這個習慣,但凡病了的,先餓個兩三天,隻讓人清清淡淡的喝點水米,等餓的人差不多了,再來吃藥。
“這壓根不好,病了的人本就沒胃口,人也無力,你在餓上個兩三天,就更沒什麼精氣神了,抗體就更弱了,”
“就怕到時還沒病好,先給餓死了……”
就在嘀咕之中,太醫走了,老爺、太太們也回去了,劉姥姥方過來告辭。
知道農村事忙,老太太并沒多留,隻讓閑了再來,便命鴛鴦好生送人。
鴛鴦姑娘帶着劉姥姥出來後,到一側房,裡面放着好些收拾好了東西,指着其中一包裹,打開說道“裡面這幾件是老太太的衣裳,是往年生日節下衆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白收着可惜,便送你帶去。”
“這些衣服好,尤其是冬衣,裡面都是好棉,改一改,或者把裡面的棉抽出來,過冬可就暖和了。”王夏至在邊上跟着嘀咕,要劉姥姥快快收下。
除了衣服,鴛鴦又指着其他包裹,說那堆東西裡是些果子,這堆是藥,有各種常用的藥,每一樣還有藥方包着。
“這可是比衣服更保命、也更值錢的東西!”
除了老太太,鴛鴦自己也送了一兩件衣物給姥姥。
老太太這裡給了,二·奶奶那兒也給了不少的東西,有幾匹紗、綢子、襖、裙,包頭、絨線,還各式點心、幹果、瓜果、米糧、與八兩銀子。
還有,除了這包銀子,太太也給了一百兩的銀子,叫其拿去或買地,或作買賣都行。
頭一回上門,奶奶不嫌清貧,救濟了二十兩,如今再來,隻是為了感激,沒想到卻得了更大的恩惠。
面對着這一堆的東西,老姥姥都感激的不知說什麼好,直念叨着菩薩保佑。
“這些東西若換成銀錢,加起來估計都有一千多了,劉姥姥這趟真是超乎預算!”
萬分感激的回去了,各幹各的事。
王夏至也逛起了園子。
這園子比起當初空蕩蕩的房樣子,多了許多生活的氣息。
園角落有小廚房炊煙渺渺的煙火,池塘中有船娘穿梭殘荷的身影,岸上有園丁澆水的腳印,院裡有丫鬟們說笑的走動……
“姑娘們進園子才不久,就已經讓園子變了大樣。”
“真是隻有人住的園子,才是最好的園子。”不然,再怎麼設計都沒用。
悟到了的王夏至飛快的回去,想聽聽李延年需要什麼樣的院子,
隻有他喜歡的院子,才是最好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