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一統六國,征兆天下孺子進吏學,楚人蕭何在吏試中名列榜首,皇帝決定留用蕭何,他婉拒了皇帝的美意,辭别了鹹陽,前往故鄉新設的沛縣為吏。臨行前,蕭何帶走了他的同鄉劉季。
看在蕭何的面子上,劉季補了個亭長的缺,生活也逐漸有了起色。
秦法殘苛,六國舊民不堪其擾,紛紛反抗。故而祖龍在皇帝之位九年多,五次巡遊天下,借以鎮壓騷亂、安定人心。
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帝第三次巡遊天下,途徑博浪沙時,一柄巨錘從天而降,将龍攆擊得粉碎。誰知,始皇帝那天乘坐的是副車,撿了一條命。這場刺殺的組織者是張良,韓國的一個公子哥,時年十五歲。
始皇帝大為震怒,派出禁軍追殺張良。張良乘船渡過黃河,抵達楚地。楚人傾慕他的英勇氣概,又喜愛他的少年風流,争相與之交好。
始皇三十六年夏(前211年),熒惑守心,有巨石落于東郡,此前沒有人見過隕石,于是人們紛紛前往觀看。彼時,祖龍身體抱恙,有好事者趁夜在巨石上刻下七個大字:祖龍死而地分。圍觀的人奔走相告,越傳越離譜。秦王政一統天下後自封祖龍,天下人見巨石有字,以為祖龍死了。
流言傳到鹹陽,祖龍大為震怒。他派人調查,沒有找到刻字的人,于是将住在巨石附近的民衆全部處死。
是年秋,使者殺了無辜百姓,前往鹹陽複命。經過華陰道時,有一神秘人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遞上一塊玉璧,說道:“為我遺滈池君,今年祖龍死。”
使者們面面相觑,神秘人騎快馬,抄小道,絕塵而去。于是使者們獻上玉璧,将神秘人的話告知祖龍。
祖龍怒不可遏,于是命人調查玉璧的來曆,結果發現這是第三次巡遊時投入湘江的那塊玉璧。
祖龍大為怖駭,诏方士占蔔,決定東巡,最終病逝于沙丘,自此,天下皆反。
六國反秦,以楚國最為聲勢浩蕩。義帝熊心與諸将歃血為盟: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西進抗秦,率先進入鹹陽,接受了秦王嬰的投降。他原本打算以鹹陽為都城,誰知項籍撕毀了盟約,殺秦王,燒鹹陽,又弑殺義帝,将整個天下卷入了一場浩劫。
如今,劉邦站在了權力的巅峰,漢國的版圖比三皇五帝以來的都要大,他的凝聚力也遠遠強過祖龍,在當時及後世,無數追随者稱他為真龍。然而,鹹陽,他夢中的鹹陽已化為焦土。
劉邦選定的都城是長安,漢四年八月,他已遣蕭何秘往長安建立長樂宮和未央宮,作為自己和呂雉的宮殿。
然而,此時整個天下都說皇帝要定都洛陽,這群蠢貨!換作其他帝王,直截了當地說:“朕決意定都長安”,這件事就沒了,偏偏劉邦不是個直截了當的人,于是有了這出戲!
他秘密告訴了張良自己的想法,劉邦說:“大臣們多為楚人,洛陽離楚地更近,他們思鄉心切,故意放出輿論,向我施壓。可憐的蕭何,他已經在長安建造都城,朕實在不忍心辜負他的美意。”張良點頭稱是。他拍着胸脯說:“陛下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三日後,一個衣衫破舊的儒生前來洛陽求見劉邦。婁敬,是當世名儒,他穿着裹着破舊的羊皮襖進宮。他的同鄉虞将軍贈他一套錦衣,勸他沐浴更衣再朝見天子,方不失禮數。
婁敬辭謝了虞将軍的好意:“作為天子的臣民,應當表裡如一,我穿着舊皮襖來,自然穿着舊皮襖去見天子,臨時換上錦衣,是對天子的不尊重。”于是婁敬穿着一件破爛的皮襖去朝見天子。
衆臣子聽說有人來勸陛下定都長安,一個個如臨大敵。上朝時見婁敬相貌不起眼,裹着一件破皮襖,一個個内心輕視他,不把他當成對手。
婁敬一開口,衆人傻眼了。
婁敬:“陛下定都洛陽,是想比肩周朝嗎?”
劉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