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派出兩撥探子,早晚換班,在劉邦的必經之路上蹲點。
馬蹄揚起塵沙,數面紅底黑字的漢軍旗幟迎風招展。當先一人素服長髯,眉頭緊鎖,拍着黃花馬沖上前來,赫然正是劉邦!
探子激動得險些從樹上掉下來,三步并作兩步快,急急奔向項王營中:“恭賀吾王,漢王已經回城了。”
項羽喜不自禁,腦海裡一下子冒出幾百個方案。他是派遣使者前往成臯議和還是和漢王當面約談呢?派使者顯得不夠重視,主動和談又顯得自己落了下風。見了漢王又要穿什麼衣服呢?漢王的嶽父過世不久,穿禮服顯得太招搖,穿素服又不夠體面。
強弱勇怯,不過是形勢使然。楚軍潰敗在即,如今的項羽已經失去了指着劉邦鼻子大罵的勇氣。
正在躊躇間,聞說漢使來訪,項羽不敢怠慢,起身前往帳外迎接。
來人身着半甲,氣喘籲籲地遞上漢王的帛書。項羽展開一看,開心得差點蹦起來。
項羽開心地說道:“将士們,漢王主動求和,我們不用打仗了!”
衆将士齊呼:“萬歲,萬歲。”
項羽對漢使說道:“請先生為我告漢王,寡人願意停戰,歸還漢王家人。”
漢使立刻向劉邦複命,劉邦喜極而泣:“兄弟們,楚王同意和談,從此天下太平了。”
衆将士齊呼:“萬歲,萬歲。”
是日,劉項二人沐浴更衣,于廣武會盟。
項羽開口說道:“楚漢相争,生靈塗炭,黔首百姓十不存一。寡人不忍天下蒼生受苦,為解萬衆之倒懸,開萬世之太平,特與漢王會盟,皇天後土,實所共鑒。”
劉邦曰:“然。”
兩人祝酒,敬天法地。
項羽說道:“寡人願二分天下,以鴻溝為界,楚國居東,漢國居西。”
漢軍衆人竊竊私語,已有不滿。劉邦曰:“然。”
項羽:“作為交換,寡人願放回漢王的家人,同時請漢軍退出楚國疆界,永不再犯。”
劉邦熱淚盈眶:“父兮生我,母兮育我,父母之恩,永志不忘。”
項羽莞爾一笑:“漢王孝悌之心,令人動容。為表誠意,寡人即刻放回漢王的家人。”語畢,拍拍手掌,劉邦的父親,嫡母和二哥一家人都被請了出來。
劉邦當場收起了他的惺惺作态,冷冷看着項羽。
項羽露出善解人意的微笑:“漢王的王後病重,子羽已命人與她醫治。待其病愈,定當完璧歸漢。”
劉邦下意識往對面的陣營裡走:“我去看看她。”張良從背後抱住劉邦,急呼:“不可。”樊哙說道:“楚王狡詐多端,吾王不可貿然前往。”
項羽臉上有些挂不住,摸了摸鼻子,給自己解圍:“為表誠意,寡人願先行送還漢王的父母兄長,待到......”
劉邦打斷了他的話:“寡人與項王相識已久,信得過閣下的人品。”
項羽說道:“自彭都一别,尊夫人客居楚地。子羽奉其若上賓,禮數周到,未有怠慢。侍女們說,這三年來她郁郁寡歡,日夜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子羽活了三十餘歲,從未見過如此貞靜、溫柔的女子。”
劉邦拭去臉上的淚水,問道:“她現下在何處?”
項羽:“在彭都,與寡人的妻子一處。”楚國臣子們臉上浮現出耐人尋味的神色:呂氏沒有生病,也不在彭都,值此關鍵時刻,大王為何要撒謊呢?
項羽想的又比臣子們更深一層:漢王願意用半個天下換一個婦人,一定要讓他覺得物有所值。呂雉是美的,但是還沒美到值半個天下的地步。
劉邦不說話,隻是用一對亮晶晶的眼珠子看着項羽,看得他頭皮發麻。于是辯解道:“漢王既肯割讓半壁江山,子羽又如何惜一婦人?哪怕是天上的玄女,月裡的恒娥,西山的王母,東海的鲛人,子羽也願意為閣下雙手奉上,何況呂氏本就是漢王的妻子。”
劉邦又開始流淚:“是寡人用兵不當,緻她不利。于情于理,于情于理......”他幾度哽咽,說不出話來,張良掏出絲帕給漢王拭淚,順其自然地接過話頭:“于情于理,楚王應當先送還漢王的妻子,再與我們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