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的母親年逾七旬,她隻有王陵一個孩子,母子感情甚笃。王陵是孝子,即使行軍打仗,也不忘帶上母親,晨昏問安,以盡孝道。
就在劉邦和王陵沿着沂水往東南行軍時,一輛馬車遠遠駛來。劉邦認得自家的馬車,大喜過望,于是策馬上前,定睛一看:車夫果然是自家仆役。
車夫高聲喝道:“主人無需近前,夫人已被項籍捉走。”
劉邦頓覺天旋地轉,見到兩個仆人舉着孩子走來,不禁淚如雨下。
“阿季,你要振作起來,”王陵拍了拍劉邦的肩膀,“殺出重圍,和項籍決一死戰。”
劉邦将孩子安置在戰車上,命車夫和仆人騎馬,即刻命令大軍調轉方向,沿沂水上遊與項籍的軍隊正面對抗。
楚軍猝不及防,一時間被殺了不少人。
漢軍沿沂水溯行,過彭城,靈壁,殺得楚軍節節敗退,劉邦沿途整理諸侯聯軍的殘兵遊勇,編入隊伍中繼續作戰。
到了睢水時,兩軍俱傷亡慘重,楚軍和漢軍的屍體堵住了河道,河水都是紅色的。
前來助陣的楚軍将領對王陵喊道:“王陵,項王愛慕你的名聲,将令堂接往彭都。你若是識時務,就歸順我大楚。”
王陵聽說母親被抓,血壓一下子飙升:“項氏與我不共戴天!請漢王借我精兵兩萬,回豐邑招兵募馬,擊殺項籍。”
王陵不是胡亂借兵,他見劉邦此時有三萬上下的兵力,而睢水戰場戰況激烈,項籍的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睢水非久留之地。而豐邑離此不遠,是王陵和劉邦的故鄉,且城邑堅固,豎起城門可以抵擋十餘日。
劉邦也知此地不宜久留,他往戰車上看了看,心中有了另一個主意。王陵大驚失色:“借或不借,漢王無需行此大禮!”
“請兄長帶上我的孩子先行離去,待劉季重募人馬,即往豐邑相助。”
王陵心想:漢王年紀大了,他的孩子卻年幼。愛子之心人皆有之,拿着他的孩子不愁他不借兵。于是王陵猶豫片刻就答應了。
劉邦将軍隊分作兩路,分給王陵兩萬精兵。
乳母抱着劉盈,交給王陵。
常年征戰的人,身上多少帶有煞氣,兒童對陌生的環境更加敏感。王陵一抱劉盈,孩子就在他的懷裡放聲大哭。
王陵是個暴脾氣,喝道:“不準哭,再哭就拿你喂狼!”劉盈立刻閉嘴,狼沒來,來了一個狼心狗肺的小人物。
他是丁固,項羽手下别将。丁固拍馬上前,身後是兩三名弓箭手,将抱着孩子的王陵團團圍住。
前腳丢了老婆,後腳孩子落入敵手。換做旁人,當場就要發瘋了。劉邦策馬向前,注視着丁固:“丁公,兩賢豈相厄哉?”
丁固撫掌大笑:“妙哉妙哉,威震天下的漢王引我為知己。”
劉邦:“請丁公放我等一條生路,他日定當報答。”
丁固揮手,示意随從收了弓箭,口中問道:“漢王與我什麼好處,我無所謂,總不能教弟兄們白走一趟。”
劉邦把自己身上值錢的東西都交給了丁固,丁固仍然不走,說道:“這些是給弟兄們的好處,漢王有什麼能給我的?”
劉邦表面平靜,内心已經炸了。他一向是個過路财神,一輩子不缺錢财,卻也從不把錢财當回事。幾日前在西楚王宮,他還把整箱整箱的金币和珠寶玉石随意打賞給手下的小兵。
此時他的骨肉至親在敵人手上,他卻拿不出錢來搭救。
丁固見漢王無動于衷的樣子,料想他是拿不出錢,于是退了一步,說道:“我這個人并不貪财,隻是想跟漢王交個朋友。漢王随便給個香囊玉佩什麼的,我就引兵離去。”
劉邦在戰場上才不會佩戴什麼裝飾品,他差點就要把自己坐下的馬送給丁固了。隻見張良策馬馳來,口中高呼“漢王”。
張良是貴公子中的貴公子,穿着打扮向來光鮮。丁固上下打量着張良,見他衣飾華美,頓時兩眼放光。
劉邦猜到了他的心思,對張良說道:“解下你的玉佩和香囊,遞與丁公。”張良依言,丁固見他穿着一件寶藍色的廣袖錦袍,領口和袖口有大面積的金線花紋,衣襟和衣擺上繡着一圈密密的青玉和青金石,不由垂涎三尺。
“你這衣裳不錯,很不錯。”丁公用眼神示意下屬們退兵,自己卻緊緊貼着王陵的馬。王陵懷裡抱着劉盈,五歲的兒童就像一隻大肉團子,摟住他的脖子瑟瑟發抖。
劉邦命令:“張良,把外袍給他。”
張良當即脫了錦袍,仔細疊好交給丁固。這件袍子繡了三年,隻穿一次就沒了。水邊風大,張良穿着中衣,瑟瑟發抖。丁固大喜過望,生怕張良反悔,一面策馬離去,一面遠遠呼道:“漢王,我們山水有相逢。”
後來劉邦稱帝,也封了幾個項羽舊衆。這個丁固到處吹噓自己對皇帝老兒有救命之恩,竟然跑到長安讓劉邦封賞他,劉邦将他當衆斬殺,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