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剛從戰場上回來,項梁憐惜他身心疲憊,立刻吩咐仆人打掃上房,與他沐浴休息。
當時陳勝已死,楚地以項梁名聲最顯。陳勝舊時将領陳嬰,英布,蒲将軍等紛紛依附于項梁麾下。
戌正,劉邦起身掌燈,有童仆叩門:“侯爺已備下筵席,專等沛公醒來開宴。”
劉邦不敢怠慢,穿戴整齊就随對方去了。項梁和衆賓客已等候了多時,見劉邦來了,客客氣氣地将他迎至主位。
項梁向衆賓客介紹:“這位就是去年秋斬白蛇起義的沛公。”
衆賓客起身作揖:“久仰久仰。”
項梁對劉邦說道:“陳嬰,英布,蒲将軍,此三人原為陳王麾下猛将,如今在某家帳下。今日沛公來訪,某家特命三人前來相見。”
三人起身向劉邦祝酒,宴上賓主盡歡,直至子時才散了宴。
劉邦連日征戰,加之宿醉,日昳方醒,正覺頭痛不已,獨坐閣樓上醒酒。
忽然聽見底下人聲喧嘩,挑開窗子向樓下望去。
項梁在蕭縣的府邸成“品”字型,是三處大宅拼成了一座。劉邦所在的閣樓偏左,從樓下可以看到一個四四方方的巨大院落,正中間放着一口祭祀用的銅鼎,據說是周天子當年所鑄九鼎之一。
這個院落是項氏操練兵的所在,此時院子裡擠着一群纨绔子弟。
當中一個身着朱紅色繡金錦袍,頭戴金冠,腰飾寶劍,均飾以明珠寶玉,晃得人睜不開眼。此人身長八尺有餘,肌膚冷白,雙眸漆黑深沉如墨玉,唇上留着短硬的髭須。
此人容貌堪稱俊美,卻讓他心生厭惡,他甚至沒有注意到此人身邊站着兩個濃妝豔抹的美姬。
項羽站在人群中間,威風凜凜的樣子,生怕旁人看不見他的美妾。
有人戲言:“季父撫養子羽成年,如今子羽已有家室,季父卻孑然一身,為之奈何?”項羽攤開手掌,說道:“這與我無關。季父早年有個心儀的姑娘,揚言非卿不娶。姑娘嫁做他人婦,業已子孫繞膝。他心中銜恨,至今不能釋懷。”衆人放聲大笑,談笑間你一言我一語,添油加醋地給項梁編了七八段情史,全部無疾而終。
劉邦皺了皺眉,看着項羽輕狂的樣子恨不得給他一拳。
衆人笑夠了,有個纨绔捏了捏項羽的美姬,說道:“子羽如今嬌妻美妾,左擁右抱,真是羨煞旁人。”
項羽随口說道:“不值一提,前些日子桓楚生辰,他家買了一班清吟小唱,我贈他一柄龍泉短劍,他随手轉送我兩個美姬。桓楚,抽出你的寶劍。”
桓楚穿着淡青色錦袍,戴羽冠系玉色束腰,默默站在項羽身邊,聞言抽出随身的寶劍,項羽也拔出了寶劍。精鐵鑄造的寶劍在太陽底下熠熠生輝,如同白虹。劉邦眯起眼,看着寶劍的把手和起脊,不由贊歎。
“我的是長劍,桓楚的是短劍,正好一對,”項羽持劍,削去左側美姬的一绺辮發給衆人看,“這才是真的吹毛立斷。”語畢,将寶劍收回劍鞘,桓楚也收了劍。
桓楚年齡比項羽小五六歲的樣子,也是舊楚貴族子弟,自幼舉家遷往吳郡。桓氏有财帛,項氏有名望,兩人又都是一等一的武學奇才,向來比旁人更為親厚。
桓楚性格内斂,一身傲骨,除了項羽,他不和旁人玩鬧,旁人也對他敬而遠之。“我若是有妹妹,一定将她嫁給桓楚。可惜我沒有,不然我們就是一家人了。”項羽多次在人前如是說道。
項羽雖然盛氣淩人,卻隻不過是公子哥兒的小脾氣,衆人知道他特别好面子,故而順着毛摸,彼此能相安無事。
眼見項羽一把短劍能換兩個美姬,衆人交換一下眼色,頓時覺得冷冰冰的桓楚也變得和藹可親起來,于是紛紛圍住桓楚,七嘴八舌地讨好他。他們扯住桓楚的衣裳,熱情洋溢的樣子,恨不得要給他洗澡。
“桓楚啊,明日去我家吃飯。我家有一對金鯉魚,做成魚脍與你吃。”
“我有一對鴻雁,用秕谷養了大半年,肥美無比。桓楚若來,我命庖丁把雁肝烤熟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