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勞模姐又經曆了隔壁安妮海瑟薇的兒子墜樓,自己沒救下小孩的事,有點心裡疾病複發,疑神疑鬼。
那麼這個時候,作為觀衆,其實是不知道勞模姐和安妮海瑟薇誰好誰壞的。
有可能是勞模姐心理疾病,疑神疑鬼,懷疑安妮海瑟薇沒了兒子就要害死别人的孩子,安妮海瑟薇其實很無辜。
有可能安妮海瑟薇的确死了孩子精神崩潰,恨死勞模姐沒救下自己孩子,想要她兒子陪葬。
這時候我就在心裡瞎○○亂猜。
從創作角度來講,最好玩的是什麼…反正肯定不是兩個人一個純好,一個純壞。而是兩個人都壞/都半壞不壞。
如果勞模姐和周圍所有人都覺得是自己疑神疑鬼,結果最後才發現其實安妮海瑟薇還真不是好人,沒猜錯,那就挺有意思的。
結果我就猜對了。。。
劇情也變得毫無驚喜可言。。。
隻能說我這種菜雞都能猜到的劇情真的不配用懸疑作電影的tag。
甚至立意都這麼普通,喪子之痛讓一個母親大開殺戒,為母則剛,剛殺完人是吧。
整部片子裡唯一讓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點是:
開頭,勞模姐和安妮海瑟薇關系特别好,好到我有點懷疑她倆演的是女同深櫃。
勞模姐想在生育後重新回到職場,安妮海瑟薇還非常支持她,說如果勞模姐忙,可以幫忙帶她兒子。
蠻girl helps girl的吧。
結果兒子一死,兩個人開始疑神疑鬼,互相憎恨。前期對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全都不複存在,反而非常避諱。
我看到這裡真的笑死。
就真的太搞笑了,如果有導演能讨論一下這個,那我覺得還真蠻需要勇氣和思考的。
可以從母子這個角度稍微外延一下,延到競争上。比如說班級裡的兩個女同學,成績競争非常激烈,這兩個人真的願意發自内心girl helps girl嗎
走到社會上,兩個人競争同一個工作崗位,也沒啥堂堂正正的,雙方的道德底線都很靈活,而且對方先用了盤外招。
這時候你要不要講究girl helps girl呢。
我真覺得這話題挺有意思,也不是說探讨僞善吧,就是覺得口号坍塌的瞬間挺有趣挺真實的。
再外延一點,口頭說是階級叙事,實際上永遠是靠民族主義解決問題的。
比如某位老大哥,某位慈父,某位勳宗,說是不分國家不分人種,隻要舞産階級就是同志,實際上不還是打着控制别國的主意嗎。
說是同志,實際就是小弟。說是聯盟,實際就是一個帝國
好像有點敏感,那我還是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