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把這個東西學會,課後自己、和同學、和老師、和作為物理教授的父母,去研究,不行嗎,非得課堂上耽誤事(?),把問題記下來,等到學魔法學到一定程度再說。
主角那個思路,就好像一個小學生學習追擊問題。她不做,她非得課上問老師跑步時有風,風阻會不會對速度有影響,問跑步姿勢對速度有沒有影響。
咱就說,一個小學生,你就應該先做,先學!
然後等到你高中、大學,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知識,有一定研究問題的能力,你再回過頭去看風阻姿勢的問題。
像畢加索,人家是古典技法成熟了,才去搞立體主義。
人家十幾歲就把古典玩明白了,畫的跟照相一樣,非常精準細膩。然後再去考慮另一個層次的表達自我。
但如果你技法都沒研究明白,就開始胡亂畫說這是“表達自我”,那就是空中樓閣!
主角還是個小孩呢,浮力重力都沒學的年紀,漂浮咒都不會的年紀,想要用科學解析透徹魔法,實在是好高骛遠了。
如果主角天賦是湯姆裡德爾這種水平,十四五歲寫他用科學研究魔法,我覺得OK,因為老伏十四五的魔法水平就遠超一般巫師,有實力去研究。
但本文主角很明顯達不到老伏的天賦水準。
(所以給我的觀感,主角研究科學魔法就好像初中生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最後還說一點,冷戰時期的确科學□□,在巫師界還古老頑固的時候,普通人已經能看到阿波羅和加加林了。
這樣的宏大的、恢宏的、強烈的對比,非常不幸本文沒有寫出來,同時絕大多數文也寫不出來。sad(聳肩)
其實科學技術和普通人情感的鍊接,要産生是有很高的門檻的。
比如每一個學語言的人第一段代碼寫的都是hello world,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是有觸動的,但這種觸動說給小學生、初中生、老人、中年人、沒寫過代碼的,情感都要大打折扣。這種鍊接首先就要求讀者至少對這個領域有所耳聞。
其次還要求作者寫的好。如果金唱片的故事換一個不會講故事的人講述,帶給人的感動同樣不會那麼強烈。
所以科學魔法這個type蠻難寫的
一者,要求作者查資料,有知識儲備,直白點說就是要求作者學曆至少大學本科吧
二者,能做好設定,科學與魔法之間要搞的自洽
三者,要求作者文筆
四,還需要讀者能有共鳴、共情
醬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