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是内心複雜的感情生物,即使是同床共枕的兩個人也不一定總是能想法一緻,也會有産生分歧的時候,而這時候如果兩個人不想因為分歧改變兩個人的關系,那欺騙就是不可避免的手段,正如武皇後聯合李義府欺騙李治。
武皇後是個傳奇的彪炳史冊的女人,也絕對是一個睿智的女人,但也不是什麼好人,甚至武皇後的有些作為更像一個壞人,這不是說她是傳統意義上的壞人,什麼心思陰暗,惡貫滿盈,作惡多端,罪大惡極,她不是這樣的惡人,但她依舊做下了惡事,這就是生活,不能用兩極化的視角定性一個人,一個人不是什麼好人,也不一定就是壞人,因為這就是複雜的人,人之常情的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
王皇後是武皇後不共戴天的殺女仇人,這是武皇後刻骨銘心的仇恨,武皇後對王皇後恨不得生啖其肉喝其血,可是武皇後一直立足未穩,也一直沒有除掉王皇後的借口,這件事就一直拖着,沒想到反而還拖出了變故。
長孫德妃暗喻後宮衆妃嫔潛移默化影響李治的事是武皇後沒有想到的,等她知道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李治已經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二人,二人也已經逃出内獄到了回心院,這時候就不再是為女報仇的問題,還有了王皇後卷土重來的危機,武皇後不是一個托大的女人,不說别人,隻說她自己就幾起幾落?從高句麗死裡逃生回來,從感業寺死裡逃生回來,現在看着王皇後從内獄死裡逃生出來,武皇後心中怎麼會沒有警示?加上安思定公主的被害就是舊恨新仇。
現在的武皇後就是過去的王皇後,過去王皇後把武昭儀視作威脅的時候就會想要除掉武皇後,現在的武皇後把王皇後視作威脅的時候也會想要除掉武皇後,這就是天道輪回。
但武皇後也是一個有城府的女人,她沒有在李治寬赦王蕭二人的時候就跟李治無理取鬧,這樣反而會正中王蕭二人的下懷,所以武皇後隻是若無其事的當做這件事沒有發生,王蕭二人現在在回心院又如何?高明的獵手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武皇後不相信自己等不到機會。
然後她就等到了韓瑗請赦褚遂良的事和李義府徇私枉法的事。
如果說韓瑗對褚遂良的事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那對李義府徇私枉法的事就是多此一舉,這都給了武皇後把王皇後被赦和褚遂良被赦兩件事聯系到了一起的借口,但又換句話說,即使沒有李義府徇私枉法的事,武皇後也會把兩件事聯系到一起,韓瑗彈劾李義府徇私枉法反而弄巧成拙,給了武皇後更好的機會。
所以李義府和武皇後聯合起來欺騙了李治,或者這也不完全是欺騙,他們又不知道王皇後被赦和褚遂良請赦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在李義府和武皇後看來寬赦褚遂良之事就是李治寬赦王皇後的延續,至于利用畢正義之死“栽贓”自己,然後把矛頭隻想老臣們也就是推波助瀾罷了,如果沒有德妃的興風作浪哪來的她們推波助瀾?
再者,武皇後為了給自己的女兒安思定公主複仇,這些事都不是事,現在她隻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都要為自己襁褓中的女兒複仇的母親。
回心院是王皇後和蕭淑妃逃出内獄後李治安置她們的處所,雖然環境和待遇和她們做後妃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但相比于内獄的處境自然也是天差地别,更重要的是這裡是二人卷土重來的開始,所以王皇後讨巧的把這裡命名為“回心院”,這也是在做給李治看,表示二人有回心轉意的态度,但二人真正的心思隻有她們自己明白,什麼回心轉意,她們從皇後,從淑妃成為階下囚,武皇後卻成了皇後,這還要她們回心轉意?她們說自己回心轉意是假,想要李治“回心轉意”才是真。
在二人剛剛到回心院的時候,蕭淑妃巴不得武皇後趕緊來這裡見自己,在她嘴裡不是武皇後,而是武如意這個賤人,哪怕天下人都認為武如意是武皇後,蕭淑妃也不會認,蕭淑妃巴不得武皇後聽到自己逃出内獄的消息,然後氣急敗壞的來回心院,蕭淑妃甚至已經想好了要對武皇後說的話,她要讓武皇後看看自己還活得好好的的,哪怕武皇後費盡心思,殚精竭慮,自己都會活得好好的,以後還會更好,蕭淑妃要嘲笑武皇後依舊拿自己沒有辦法,可惜武皇後一次都沒有來回心院,這讓蕭淑妃失望不已。
王皇後冷笑的看着蕭淑妃得意忘形的模樣會嘲笑道:“難怪你會輸給武如意,并且不止一次,武如意做了皇後都不見得意忘形,而你隻是逃出了内獄就這樣嚣張,這麼看來你和武如意的差距真是對得起你們的結局。”
蕭淑妃聽不得王皇後這樣的話,二人從太子府時期就鬥,鬥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雖然二人雙雙成了階下囚,但依舊改不了二人鬥的習慣。
蕭淑妃同樣會冷笑道:“王皇後,你現在除了口是心非的說話還能幹什麼?我是輸給了武如意,難道你就不是武如意的手下敗将?我就不信你會輸的甘心,嘴上把自己說的坦蕩,心裡實際上恨不得把武如意扒皮抽骨,你呀,死鴨子都沒你嘴硬。”
二人彼此鬥了十幾年,誰還不了解誰,這都是二人死裡逃生,卷土重來的一種失态,王皇後嘴上說蕭淑妃得意忘形,實際上她也想在武皇後面前揚眉吐氣,隻可惜武皇後一直像一隻縮頭烏龜一樣躲起來不敢來回心院見她們。
但事情就是這麼此消彼長,在她們特别想的時候武皇後來的沒來,現在這個她們特别不想的時候武皇後卻來了。
回心院内的王皇後和蕭淑妃二人在聽到“皇後娘娘駕到”的時候,沒有了揚眉吐氣的心思,而是想着可讓武皇後抓住機會了,這一次的把柄落在了武皇後的手裡,武皇後這是來耀武揚威來了。
這時候的二人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們隻知道内侍監來詢問她們的事,就是聯合長孫德妃算計李治逃出内獄的事,還不知道武皇後已經把她們的這件事和韓瑗請赦褚遂良的事綁在了一起,但僅是如此已經足夠二人想要卷土重來的心思前功盡棄,她們能逃出内獄隻是卷土重來的第一步,現在第一步就被李治發現是欺騙,這之後還怎麼進行下去?尤其是她們想要見的李治沒來,不想見的武皇後卻來了,這說明李治不想見她們,她們想要認錯都沒有機會。
武皇後看到王蕭二人的時候,武皇後是冷峻,王皇後是嘲諷,蕭淑妃是咬牙切齒,以前的侍婢武如意成了現在的皇後,以前的皇後和淑妃成了現在的階下囚,王皇後和蕭淑妃怎麼會認命?她們看到武皇後的時候又怎麼會彎的下自己的腰向武皇後行禮?這不可能,還有就是二人現在已經這麼慘,還能有多慘?就算她們不給武皇後行禮武皇後又能拿她們怎麼樣?
所以場上除了跪在地上的内侍和宮女,隻有三人依舊站着,蕭淑妃還昂首挺立看着武皇後,她倒要看看武皇後能怎麼對她。
武皇後看着淡然的看着王蕭二人,她自然能看出二人眼中對自己的怨恨,對自己的不服氣,殊不知今天的武皇後不是來找她們出氣的,而是來報殺女之仇的。
武皇後笑着道:“王皇後和蕭淑妃你們真是好手段,居然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給你們逃出了内獄,回心院,回心轉意,這可真是個好名字啊。”
話是這麼說,但武皇後的眼中卻沒有一絲笑意,而是充滿了殺意。
王皇後看着殺氣凜然的武皇後有了些許不好的預感。
蕭淑妃冷笑道:“武如意你别一時得意,這後宮還不是你一手遮天的地方,我們能逃出内獄隻是一個開始,誰勝誰負我們走着瞧!”
武皇後依舊笑着道:“蕭未央,我們認識将近二十年的時間了,想當年誰會相信我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現在我就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接着武皇後就開始講王皇後和蕭淑妃逃出内獄的全過程,從長孫德妃私見她們開始,到後宮妃嫔們在李治的身邊或明或暗的說起王皇後,還有就是蕭淑妃的三個子女求到李治面前的事。
蕭淑妃不屑的聽着武皇後的叙述,武皇後說的話都是蕭淑妃知道的,現在自己和王皇後已經逃出内獄,蕭淑妃嘲諷道:“武如意你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還能把我們再送回内獄嗎?就算你想也做不到吧,這是皇上的顔面,不是你随心所欲的事,如果你能這麼做,你也不用等到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