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80章 瞞天過海如意又孕 除之務盡皇後再殺

第180章 瞞天過海如意又孕 除之務盡皇後再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禦醫并不知道自己把脈的手是武順的,而不是武賢妃的,至于武順胸中的郁結之氣,武順因為自己懷孕的事愁緒萬千,拿還能沒有郁結之氣?

這樣武順懷孕的事就被如意遮掩了過去,成了武賢妃再次懷孕。

周禦醫離開的時候正好在蓬萊殿外撞到李治過來,李治也是聽到武賢妃懷孕的消息趕緊從紫宸殿過來,周禦醫也是趕緊見過皇上,順便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賢妃娘娘懷孕的事,娘娘懷孕無大礙,除了胸中有一些郁結之氣,隻用喝兩副湯藥就好了。

李治聽了周禦醫所言也是趕緊讓這周禦醫去準備湯藥,自己去看望武賢妃。

等李治進去的時候躺在床上的人已經從武順變成了如意,楊氏和武順侍候在旁邊,如意看着李治進來的時候直奔自己而來,都沒有注意武順兩眼,就知道姐姐可能說的是對的,那真是一場意外。

李治還在詢問如意身體怎麼樣,為什麼心中有郁結之氣,如意道:“因為奴婢思念女兒了。”如意想起了夭折的安思定公主自然心中會有郁結之氣。

李治明白武賢妃的心思,隻能更加疼惜她。

武順懷孕的這一場風波也就這樣被如意瞞天過海過去,隻是她忽略了這件事可能引發的因果,真正讓她落下罵名的巨大因果,這是後話。

如意“懷孕”之後,本來按照李治的想法李治還想帶着如意一起去參與秋祭大典,這就是寵妃的優待,表示她就是皇後一人之下,甚至可以和皇後平起平坐,可是如意懷孕後李治的這個想法也隻能落空,秋祭大典也就遵循往年舊例舉行。

秋祭時節就是金風玉露的秋分,此時天空湛藍雲淡風輕,大典的舉辦是從一天的正午時分開始。

作為主祭的皇帝的車馬會從皇宮正門駛出,然後沿大道直到長安城西郊月壇所在位置,秋祭即是祭月,祭祀之處就是在城西郊的月壇。

皇上的馬車上坐着的是李治和皇後,此時皇後的懷裡還多了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就是李弘。

皇上的車馬後面跟着的就是參加大祭的文武百官,一衆人馬一路上浩浩蕩蕩。

再後面燈籠無數,彩旗飄展,這是負責裝扮祭祀氛圍的祭禮儀仗隊。

儀仗隊的後面則是大隊的參加祭祀大典的人群,他們是長安城的老百姓,百姓也是參加秋祭的一部分,也就跟在長長的祭祀儀仗隊後面一起湧出長安城西門,到月壇的周圍觀禮皇帝大祭。

秋祭是一次極其隆重的祭祀儀式,也就有從古流傳下來的特定流程,先是祭天地,然後祭祖,然後獻祭三牲,再然後就是司禮官頌念歌頌萬物的禱文,重點是李治作為皇帝親自頌念的主祭詞,李治是天子,祈天的事自然就需要皇帝親自來做,然後所有參加祭祀的人群在李治禮畢後再虔誠行禮,作揖朝拜,這一切流程都跟往年沒有區别,但還是有人看出了今年不同于往年的細微之處,往年隻是陪祭的皇後娘娘今年的懷裡一直抱着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一個能被皇上和皇後娘娘帶着參加秋祭大典的孩子想來身份也不一般,有經過耳邊的風聲傳遞大家才知道這是李弘皇子,被皇上鐘愛,所以可以參加秋祭大典。

這樣李弘的名聲在秋祭中無形的就被傳遞了出去,也算是達到了李治的目的,隻可惜武賢妃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參與大祭,不然也會與有榮焉,李治惋惜。

李治也沒有注意到表情難堪的皇後,皇後雖然顔色肅穆,但這樣的羞辱依舊讓王婠怒火焚心,讓王婠更堅定了自己除掉李弘的心,正好現在武如意又懷孕了,如果能巧借李弘出事的機會影響到武如意肚子裡的孩子,萬一武如意流産了呢?這算不算王婠一舉兩得?這樣武如意就一個孩子都沒有了,已經夭折的安思定公主,即将夭折的李弘和武如意肚子裡的孩子,王婠或許能一網打盡,這麼想來那就真的是痛快,所以王婠除掉李弘之事已經是箭在弦上,勢在必行。

如果說秋祭大典是莊重的,嚴肅的,那秋季大典後的中秋賞月就是輕松的,愉快的,是李治可以與民同樂的佳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中秋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一書,而真正成為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而《洛中記聞》中也曾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發現味道很好吃,便命禦膳房用紅绫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也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于中秋月餅的記載。

每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的前兩三天,富庶的長安人就已經開始着手準備此事,首先就是源源不斷的桂花枝條被送進長安做裝飾之用,八月十五丹桂飄香,其中很多桂花都會被送進宮裡。

還有就是古代的中秋也會有“燃燈”的習俗,在江南還會有制作的燈船,燃燈的規模僅次于元宵燈節。

然後就是愉悅的人們穿着華美的衣服,三五結群行走在皎潔的月光下,或遊街市,或遊河泛舟,或登樓賞月,談笑風生。

而作為皇帝後宮的女人們自然不會有這樣的自由,她們能做的就是自己聚在一起大家一起樂呵樂呵,這就是後宮中秋之宴,而這就是王婠和蕭未央商量出的對李弘下手的機會。

在秋祭之後王婠就已經向李治提出她想籌辦今年的後宮中秋之宴,李治對此也沒有異議,因為這件事每年也都是皇後的分内之事,也就随王婠去準備,還有一個原因是王婠這一次配合了李治抱着李弘出席秋祭的想法,李治對王婠的不滿也就少了些,至少皇後還是皇後。

王婠将今年的中秋之宴安排在了自己的鳳儀宮内,因為她需要準備完全的針對李弘的準備,王婠并不能完全明白自己上一次對安思定公主的巫蠱之術是怎麼靈驗的,所以她想要完全複刻安思定公主出事當日的環境,首先就是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為此王婠在自己的鳳儀宮準備了很多的花,不止有中秋的桂花,還有月季,菊花,百合等等許多開在當下的花,都被王婠搜羅到自己的宮内,她依稀記得安思定公主當時的百日宴就是這樣,王婠力求萬無一失。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巫蠱之術,王婠要放在離李弘最近的地方。

到了中秋之宴的當日,所有收到皇後邀請的後宮妃嫔都來到鳳儀宮共度中秋,作為一牆之隔的如意自然也收到了這份邀請,隻是她知道皇後這一次的宴會多半就是對自己的鴻門宴,因此武母楊氏本想女兒假托自己因為懷孕身體不适不想參加這一次的宴會,可是如意換一個想法,自己不去的話又怎麼能知道皇後對自己有什麼樣的陰謀詭計?到時候自己被蒙在鼓裡那豈不是會一無所知?到時候隻怕連怎麼防備王婠都不知道,因此如意最終還是決定參加皇後的宴會。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躲不過,那就不躲,這是這個女人的性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