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來時的路,所以我理解你會成為怎樣的人……”
闫諾時常會翻看她手機裡保存的一張照片,這張對她來說仿佛從“上帝視角”拍的照片,因為這張照片,兩個毫不相識、天差地别的人,命運從此開始交織……
五年前,在火車過夜的硬卧上,闫諾睡得并不踏實。
雖然從自己的家鄉D市睡一晚就可以到達,在年輕人眼裡有無限可能的U市,但她心裡的糾結從畢業開始卻兩年有餘,就如這睡卧鋪的感覺一樣,有晃蕩有經停。
闫諾的大學也是在D市念的,她的專業是對外漢語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對外漢語老師,教外國人中文和學習中國文化…聽起來多麼高大尚的工作啊!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她的擅長、熱愛和天真。
然而自打從大三下學期在語言學校兼職開始,對于原本暢想的未來…她卻陷入了迷茫。
行業給到老師的40元/h左右的課時費,讓她覺得教中文簡直就跟玩兒一樣,跟背後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為什麼教英文的外教課時費那麼高,但是教中文的中文老師課時費卻低得可憐?而且中文并不是一門易學的語言…”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着闫諾,讓她至今都不能理解,當然她希望随着中國的繁榮富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個行業可以越來越好。
然而目前對外漢語老師的課時費…說實話甚至已經被很多體力勞動吊打了。
而除了可憐的課時費,對外漢語老師還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比如大多數語言機構是不提供五險一金的,全職老師的薪資構成基本就是:少得可憐的底薪+少得可憐的課時費40元/h。
而且D市作為一個三線沿海城市來說,外國人并不算多,生源決定收入,特别是那個時候網課還沒有興起。
至于進入大學教留學生中文,至少得碩士起步,即使考上研究生、博士生…能否在大學留任當老師…前景都是未知的。
對于闫諾這樣一個家境普通的人來說,她耗不起,這條路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至于考研究生,她不是沒想過,但是一想到本專業不明朗的就業形勢…
對于20幾歲的她來說,她考研究生并不是為了豐富自己的閱曆,或者混個學位給自己鍍金增加就業競争力,于她而言,沒有目标的奮鬥并不能給予她拼搏的力量和勇氣。
可能那個時候她的格局不夠大,眼界不夠寬,但每個人的成長都是有原因的,來自家庭,來自自己,沒辦法,那就是20幾歲的闫諾。
同專業的同學幾乎都放棄了從事對外漢語這個行業的想法,紛紛跨專業找工作,無論是薪資待遇還是穩定性,都遠勝于對外漢語老師。
“其實吧,看你想要的是什麼,是錢?還是快樂、成就感?對外漢語老師這份工作注定不能讓你大富大貴,但是教外國人中文的過程中,你獲得的快樂和成就感是很多工作無法提供的。”
這是闫諾當時在D市兼職的語言學校的老闆曾經對她說過的話,具體的字眼用詞其實她已經模糊了,但是意思、語氣、表情她卻記憶猶新。
那樣的表情還有語氣仿佛在告訴闫諾“快樂和成就感要比錢更加高尚”。
闫諾也從未否認過對外漢語老師這份工作給她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不隻是教學過程中見證外國學生中文的進步,她和學生的關系亦師亦友,闫諾通過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也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她愛這樣的文化碰撞和交流,隻是…愈是看見别人世界的廣闊,愈是發覺自己世界的渺小。
其實在老闆說那段話的時候,闫諾的眼神是清澈倔強卻也迷茫疲倦的。
“房租、生活費…吃穿住行,哪樣不需要錢?有錢人、有堅實後盾的人才有資格說熱愛比錢更重要。但是我…沒有這樣任性的資本。”闫諾的心裡這樣想着,當一個人的熱愛養活不了她的時候,是很痛苦的…
“熱愛雖不會消失,但是卻會被消磨,這是比消失更可怕的事情。”闫諾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還是老老實實找一個有五險一金的工作吧。”闫諾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廠工人,一輩子跟體力活兒、吃苦耐勞的工作打交道,被下崗後在極不穩定的私企間謀求生路。
所以在闫諾媽媽的認知裡,不求她能賺多少錢,有五險一金的工作就是穩定的工作。而關于闫諾的爸爸是一個讓她又恨又恨不下去的存在…
于是畢業後,闫諾跟其他同學一樣跨專業找了工作,在畢業後兩年的時間裡,她在國際學校、事業單位都工作過,做着“穩定”卻不開心的工作…
而每當她嘗試着告訴家人自己工作得并不開心時,“開心能當飯吃嗎?誰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什麼事情怎麼可能都由着你的心意來?你是個“女孩兒”,又不指望你掙錢養家,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再趁早找一個好對象就行了…”諸如此類的話隻會讓她更加窒息和痛苦。
闫諾實在想不出來從小到大到底是什麼由着她心意來的,家裡最由着心意來的,最雙标的恐怕隻有她的爸爸。
而更讓她覺得諷刺的是“你是女孩兒,不指望你掙錢養家…”此類的話,卻是來自多少扛起一大半家庭重擔與責任的,曾經的女孩兒們,現今被家庭歲月熬得飽經滄桑的媽媽們,嘴裡說出來的話…
清晨的光,列車員穿梭于車廂間的到站提醒,周邊開始逐漸響起的說話聲,飄散在空氣中的泡面的味道…
闫諾這一晚睡得不算安穩,除了外界的幹擾外,她躺在硬卧上,腦海裡曆着各種各樣的過往畫面…
她放棄了父母眼中“穩定”的工作,經曆着争吵,經曆着不解,經曆着對未來的不迷茫卻擔憂…
她向U市一家語言學校投遞了簡曆,應聘了對外漢語老師的崗位,幹他們這一行,一線城市無論是生源還是就業機會畢竟要比D市多得多,但是老師的待遇、課時費幾乎沒有區别,整個行業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次去U市也是為了面試。雖然一切都還未定下來,但是闫諾已經打算來U市發展了。
她對這座有無限可能的國際化都市充滿了期待,她覺得在這樣的城市她的呼吸才會順暢,她的翅膀才不會被折疊,她才能遠離家裡那些不堪入目和不堪入耳的争吵和一些煩心事。
兩年的積蓄再加上之前兼職的積蓄,讓她也多少有了點兒任性的底氣。
繼續重新開始她的熱愛,即使對外漢語這個行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穩定,她也願意将時間和精力盡情揮灑在她熱愛的事情上。
因為這樣才會讓闫諾覺得她平凡又普通的人生有那麼一點點與衆不同。
一會兒到U市的第一件事情,闫諾就會跟房屋管家去看提前約好的房子,沒有問題的話當天就能定下來,走完租房手續并搬進去。
合租的房子、13平方米左右的房間、一個多小時的通勤時間,在U市這樣的地方跟房租相比,闫諾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第二天她就可以從新租的房子出發去語言學校面試,最壞的打算也是先住幾天酒店直到找到合适的房子為止。
闫諾在心裡把安排又過了一遍,好像給自己再打一遍氣一樣。她把硬卧的被子疊好,仔細檢查好自己的行李後,靜靜地忘向窗外,窗外的風景在一點點放緩…
她的耳機裡單曲循環放着一首,關于在U市為夢想打拼的歌曲,關于這座城市,她在心裡念着,“我不需要你歡迎我,因為我要在心裡歡迎你。”
闫諾的眼眸閃着炙熱卻又感動的光芒,她在心裡歡迎着,U市這座無限可能的城市,終于…來到了她的生活。
即使面對太多未知心有忐忑,但是她依然懷揣夢想。一切回到起點,但是一切又不算晚。
早上U市的火車站,無論是進站的人還是出站的人都不算少,與其他人匆匆的腳步不同,一身黑色利落休閑穿搭,戴着口罩和鴨舌帽的男孩兒,還有幾個女孩兒卻在駐足聊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