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将軍是因為什麼封的,當他不知道嗎?
他絕不是那種以色媚上的幸臣!
王适安氣極了:“這大将軍,臣不願為之!”
虞堪之:“王适安!”
他不禁擡頭看崔衍昭的面色,隻見崔衍昭臉上深刻的茫然,這陣茫然頃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見底的平靜。
崔衍昭:“大将軍,進來說話。”
然後對虞堪之道:“愛卿有職責在身,朕便不留了。”
*
崔衍昭覺得很心累,他明明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事情都還能找上他。
宮人閉上門,無聲退去。
崔衍昭看看裝都不裝,直接一臉兇狠樣的王适安,坐在王适安對面。
“封愛卿為大将軍,實在是委屈了愛卿。”
他想了想王适安生氣的原因,大概是覺得他給的太少。
從将軍到大将軍,再到封王,再到接受禅讓,費時不短。
王适安大概是想加快進度,直接走封王那步。
但這個時期晉封流程是很嚴格的,功勞不夠,想封王也無從談起。
給加封大将軍都費了他一堆腦細胞。
崔衍昭隻能口頭安撫:“别說是封大将軍,就算是給愛卿封王,也委屈了愛卿。”
他繼續道:“在朕心裡,就算是将這萬裡江山讓……一半給愛卿,也理所應當。”
本來是想說全給的,但想想太誇張了,聽起來不夠誠懇。
王适安本來還氣沖沖的,現在驚愕地睜大眼睛,幾乎要懷疑聽錯了。
把江山給他一半?
崔衍昭沒問題吧?
王适安從沒想過能從崔衍昭這裡得到現在的回答,不禁思緒混亂。
他不可避免地又想到昨夜的荒唐,身上隐約的酸痛泛上來。
細想從慶功宴上到含章殿裡的種種巧合,總像是處心積慮下的安排。
難道崔衍昭早就對他有意,從送來為他舉辦慶功宴的诏書那時起,就已經算計着昨夜的事情?
真是荒唐至極!
他最引以為豪的是他的赫赫戰功,而非無法收斂的魅力!
所以要怎麼說才能讓皇帝放下對他的愛慕?
王适安左思右想,覺得自己身上實在是挑不出毛病。
若無這般優秀,想也不會招來崔衍昭。
崔衍昭挺納悶的,他都這麼表示了,王适安要麼拒絕要麼答應,至少得回應一下,結果卻一直閉口不言,隻能看到整張臉和脖子越來越紅,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臣告退!”
王适安甚至都沒再看崔衍昭,匆匆起身,離開的時候甚至撞到了旁側直立的椽柱。
崔衍昭:“……”
他說了這麼多,好歹和他聊兩句再走吧。
*
長安。
經曆數度戰火的宮殿多處斑駁,就在這破敗的宮室中,賀蘭緒閱過奏章,輕輕點頭:“愛卿所言,句句在理。”
他外表文雅俊秀,一身寬袍大袖,氣質斯文。
“我大燕初立國,正是需要下達政令,改變風氣。”
呈上奏章的司農卿荀聰正氣凜然道:“敦教化、擢賢良、嚴法度、勸農桑,實施起來,還要陛下全力支持。”
賀蘭緒:“朕加封你為大行台度支尚書,如何?”
“謝陛下。”
賀蘭緒輕笑,又忍不住咳了兩聲。
政事比軍務更加費神,從前領兵作戰,屢次遊走在生死之間,也不覺得辛苦。
現在做了皇帝,反而常感到力不從心。
荀聰擔憂道:“陛下?”
“南方的……”賀蘭緒撐着頭思忖一陣,還是沒想起南方朝廷如今的國号,南方改朝換代頻繁,以至于他們都麻木了,根本沒留意過南方具體的國号。
“愛卿,朕還需要你辦一件事。”
“由你作為使臣前往建康,告訴他們朕欲與他們修好,三年之内絕不進兵。”
荀聰:“這……”
荀聰感覺他們有點吃虧。
賀蘭緒:“禮不伐喪。這樣的道理,愛卿想必比朕更明白。”
荀聰是正經的颍川荀氏出身,而賀蘭緒則來自鮮卑六部中的賀蘭鮮卑。
論文化水平肯定是荀聰遙遙領先。
“禮不伐喪”這話從賀蘭緒口中說出來,怎麼聽怎麼不對勁。
不過荀聰沒有辜負他的名字,很快就想到東面的僞夏。
比起間歇性北伐的南方,還是防備利益沖突更加尖銳的僞夏更為重要。
其實在他看來,南方也是僞朝。
前朝失其神器,有能者得。何必非要認為偏居一隅的南方朝廷是正朔?
雖然他們大燕沒有錢,連修繕宮殿都修不起,但有賀蘭緒這樣的雄主,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