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亦會回應:“缪亓則。”
接着,剪影相觸,唇瓣相貼,久未分離開。
視頻到這裡才算真正地結束,這就是随硯的小花絮,他的公開方式。
也不怪網上炸開了鍋。
演員的粉絲是看作品,但也間接看人品。随硯這一番操作,粉絲群體自然有走有留,但大部分還是選擇了支持,畢竟談個戀愛又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而這其中,最狂換的非cp粉莫屬了,超話裡一片普天同慶,熱鬧得像是過了年。
諸多知情人或者朋友紛紛送上祝福,連基本上不看微博的程景都上了号。
[程景V:終于公開了,恭喜(撒花)//随硯V:一些小花絮……]
下面清一色的評論都是:
[出東門過大橋:你怎麼也知道?]
[冰紅茶國窖:你怎麼也知道?]
[嘎達:你怎麼也知道?]
……
……
就像是複制粘貼,熱評前幾排全是這樣的話,不過不可能得到回答了,畢竟程景發了博之後,就下線了,大忙人。
随硯的這一操作簡直出其不意,讓一衆網友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幾個小時才慢慢平息。
下午三點,重新回去高峰。
這次出來的就是缪亓則本人了。
缪亓則帶着自己的新專輯,還有各大網友的艾特,強勢上線。
他先是轉發了随硯的博文,而後發了一篇自己的心路曆程。
[MilaZie缪亓則V:如果大家願意,可以坐下來聽聽我們的故事。
我和随硯相識于三歲,迄今為止也快三十年了,說一句青梅竹馬一點也不誇張。
我們一起成長,互相陪伴,彼此陪伴度過了一切的辛酸血淚與榮耀加冕,更是彼此的知己。
在這一兩年裡,我們之間發了很多事,這裡就不一一細數,總之,我們差一點沒有了未來,而這一切應該屬于不可抗力。
而現在,我們跨過了滾流和波濤,我們經曆過前二十幾年從來沒經曆過的大風大浪,很多事情都看得更加明白了。
我們是公衆人物,是因為你們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我們,在這裡說一聲,謝謝。
但是我們更是我們自己。
或許是這件事讓我怕了,我不願意再生活在未知的恐懼中,不想有什麼事情我們不能及時陪伴在對方身邊,就因為各種顧忌。
今天這個日子對我個人而言很重要,我和随硯老師願意把我們的一切分享給大家,讓大家看到更完善的我們,同時也帶來了我的新專輯。
說了很多沒什麼用的話,最後我就提一提我的職業規劃。我會好好做歌,演戲或許還會有,但是沒有什麼比愛他和做歌更重要的事情了。之所以在發專輯之前說這麼多,隻是想給大家一個交代。
也許有很多人不會接納我們,甚至對我們嗤之以鼻,但我們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同樣也尊重大家。歌曲會照樣發,如果你還願意支持我們,請看看我的新專輯《蹉跎》。
感謝你願意浪費一些事件坐下來聽我說這麼多,無論結局如何,感謝一路陪伴,祝好。
最後,一起永遠走下去吧!@随硯V]
字字懇切,描述了随硯和缪亓則二十多年的陪伴和溫馨,對于他們來說,粉絲很重要,但對方同樣不可或缺。
如果熊掌和魚不可兼得,那就讓魚自行決定去留。
缪亓則的博文再次把這件事情推向狂潮,廣場上一片混亂。在這條博文之後沒幾分鐘,缪亓則放出了自己準備已久的新專輯。
[MilaZie缪亓則V:新專輯《蹉跎》,如果你們願意,就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
願我們的蹉跎不再成為下一個蹉跎。
(轉發鍊接)]
随硯飛快轉發了缪亓則的專輯,身體力行地表示了對他事業的支持。
[随硯V:願我們不再蹉跎。//@MilaZie缪亓則V:新專輯《蹉跎》……]
一來一回,所有的事情全部鋪開在所有人的面前,知情的不知情的都被驚到,包括随硯自己。
他沒想過缪亓則會那樣準備一篇長文,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想法,哪怕影響自己的事業,但,這已經是權衡之下,最好的結果了。
考題已經答完了,成績由他人定奪。
扔了個巨型炸彈,晚上回到家的兩位主人公終于見到面,相顧無言。
随硯站在玄關處看向客廳裡的缪亓則,靜靜盯了幾秒,飛快跑過去,縱身一躍,飛撲進缪亓則的懷裡。後者早有準備,穩穩當當接好他,按住他的後頸,伏在自己肩窩處。
随硯嘟囔:“你怎麼不提前告訴我?”
缪亓則一下一下撫摸着他頭頸的肌膚,輕笑着說:“給你一個驚喜。”
“喜歡嗎?”
随硯抿着唇笑,沒回答他,目光從他臉上逡巡到他的唇上,沒多加猶豫,仰起脖子送上去,唇齒相合。
呼吸交融間,他傾情告白:“喜歡,不會你比這更喜歡了。”
缪亓則:“下次,我一定要再度刷新你的期待值。”
“拭目以待。”
窗外的車流從未停歇,躍上枝頭的圓月從未駐足,萬事萬物都在時間的長河裡洗滌自身,借着浪潮不斷奔湧向前。
漂泊已久的靈魂在這一刻得到了救贖,已然決心安定,萬物落根,自此,草長莺飛。
你問人生的旅途何處才是終點,當你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在期待路上的風景了。
終點是哪,走上前去看,一切自見分曉。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