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春節過完,緊随而來的便是正月十五了,也就是元宵節。
在帕米爾高原的時候,白禮先生節儉慣了,除去過節和必要生活采買,他很少會使用念動力去百裡外的集市上買東西。平常吃的東西,要麼産自于他附近開辟的農田,要麼就是靠牧民友情贈送的牛羊肉。
以前在家的時候,再怎麼說,我也是有人伺候的,來了這邊,啥都得靠自己。
在這裡的日子十分清苦,一年到頭也就幾個節日能吃點大魚大肉。或者說,隻有節日的時候,白禮先生才會大方一回兒,從集市上帶回各種吃食。
據史昂說,我沒來前,他會參考徒弟們的意見,買點成品菜。我來了後,仗着有個廚子在,他再沒買過成品菜,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時鮮果蔬。最好笑的是,他買食材全看自己當天想吃什麼,絲毫沒考慮幾個徒弟的感受。
砥草年紀最小,沉不住氣,委屈巴巴的去找師父對峙,結果白禮先生雙手抱胸,反問他是不是不喜歡吃我做的菜?
“沒有的事!”他大聲反駁。
“那不就行了。”白禮先生雙手一攤,等安撫完徒弟,他拿了把凳子,坐在庭院裡算起了賬。
彼時,我正在房間裡跟着阿釋密達學佛經,擡頭看向窗外的時候,正好看到他對着賬簿眉開眼笑的樣子。
【白禮先生很愛财嗎?】我問阿釋密達。
他把佛經翻到了下一頁,淡淡解釋道:“他隻是想節儉一點,把錢留給有需要的人罷了。”
【是不是,就像我家給寺廟捐香火錢那樣?】
“嗯。”
【可是我家捐了那麼多香火錢,為什麼我的家人還是死于非命】
“心地觀經有說過‘有情輪回六道生,猶如車輪無始終。’”
【我沒讀過這本經書】
那會兒阿釋密達還遠沒如今的境界,解釋東西彎彎繞繞的,像極了以前家裡請來的私塾先生,講首詩居然能講上整整一天,到頭來還沒有我自己看的快。
他說啊,我們離開這個世界,離不開輪回不息的六道,離不開炙然火宅般的三界。在出離生死之前,生命仍将延續,所做的種種業力,也将跟随着并影響着我們。人死後究竟入哪一道,要看他今世修行、積德如何。前世決定今世,今世決定來世,三世因果環環相連。
“在每一類别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是一期生死的終結,同時也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如此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才被稱為輪回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