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謝薇棠為了一碗蛋炒飯喋喋不休地想要找謝臨淵麻煩的時候,晏卿已經吃上了今天的晚飯——
雜醬面。
白米飯與面食,可謂是分别占據華夏人民餐桌主食的半壁江山的存在。
既然大米已經售罄,晏卿幾乎沒有多想,便選擇了晚上吃面食。
看了看時間,已經不算早了,又想到了晚上的更新還沒有着落,晏卿便決定做一道最簡單的快手面。
誰知道翻遍了整個星網,别說是面食了,甚至就連面粉,晏卿也沒有看到與其相關的任何信息。
又在星網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關于面食的所有記載,都已經在大戰時期遺落,隻剩下零星的幾點資料顯示,在星際之前,的确存在一種名為“面”的食物。
但與“面”有關的其他信息,卻已經沒了任何記載。
在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晏卿的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難受:
華夏上下五千年傳承,美食文化數不勝數。
魯菜的鹹鮮醇正、川菜的麻辣鮮香、浙菜的清秀俊雅……同樣是百家争鳴,各有所長。
想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南北方的網民甚至能為了“甜鹹豆花”大戰三百回合。
然而現在,它們不僅早已湮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甚至沒能留下哪怕是隻言片語的記載。
又想到原主曾經學過的曆史,現如今星際的民衆,有七成身負華夏血脈,晏卿心中頓時便有了一股莫名的沖動:
修改《玉盤珍羞直萬錢》的大綱!
既然寫了美食文,又怎麼能夠局限于主角個人的私人恩怨?
星際沒有的記載,他晏卿的記憶中有!
星際不知道的八大菜系,成千上萬的華夏美食瑰寶,他晏卿知道!
星際無法複原的美食傳承,便由他通過《玉盤珍羞直萬錢》,一一展現在星際讀者面前!
想他們堂堂炎黃子孫,怎麼能夠為了一碗蛋炒飯就要死要活,如此小家子氣?
不過想要将華夏美食呈現在文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任由晏卿内心有再多的豪情壯志,也需要他先将肚子給填飽。
看了看售罄的大米,又看了看全網無信息的“面”,晏卿最終在搜索欄中,輸入了“小麥”兩個字。
好在面食雖然已經斷層,但作為原材料的小麥,卻依舊頑強地生存到了現在。
即便被星際人稱之為“最無用的食材之一”,卻也依舊沒有被購物網下架。
掃了一眼貨架上僅剩一百斤小麥,默默計算了一下小麥加工成面粉的比例,又想了想一個半月之後才能補貨的大米。
晏卿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将一百斤小麥全都加進了購物車。
确定好主食,接下來就該買配菜以及調味品了。
看着購物網中,與二十一世紀相差無幾的調味料,晏卿緩緩在心中松了一口氣:
好在即便是在美食文化嚴重斷層的情況下,星際人依舊堅持生産着這些他們不知如何使用的調料。
否則他今天晚上恐怕還得繼續忍受那寡淡無味的營養劑。
不過片刻功夫,晏卿便熟門熟路地選好了自己所需要的所有物品。
但在付款前的最後一刻,晏卿又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重新點開了購物車,劃拉到了最底下的一層,将那一百斤的小麥,數量減少到了五十斤。
做完這一切後,晏卿才重新點開付款界面,選擇結算。
不過十分鐘不到的功夫,晏卿便收到了來自購物網的快遞。
五十斤小麥,再加上晏卿後來購買的食材以及亂七八糟的調味料裝在一起,快遞箱子差不多有晏卿一半的高度。
若放在二十一世紀,面對這樣的快遞,晏卿或許還真會為了整理而頭疼。
然而在星際嘛……
晏卿隻需要叫上一聲“小A”,便可以當甩手掌櫃了。
甚至就連将小麥研磨成面粉的工序,也不需要晏卿操心。
隻需要将具體流程告訴小A,然後等待便可以了。
在吩咐小A的時候,晏卿不止一次慶幸,還好上輩子學習廚藝的時候,有一任師父是地道的北方人。
平時有事沒事便喜歡和晏卿唠兩句嗑,其中一次便說到了他在家中幫忙的時候,研磨面粉的整個流程。
晏卿的記憶力向來不錯,雖然不到過目不忘的地步,但也能記個八九不離十。
否則現在對着這一袋子小麥,晏卿恐怕還真不知道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