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宵分行 > 第116章 制衡策

第116章 制衡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公子是想讓屬下将今日所得的消息告知柴大人?”

“嗯。”

“可是,公子先前分明已讓于從事去調查蔣家人了,如今為何還要借大理寺之手行事?”

寇姜有些不明白。

費镌輝和伍德他們也不是很明白。

周荃珝也沒想讓他們明白。

很多事情,若非親身經曆過,便很難理解得了。

他們不知道,有些舊事就相當于一顆沒入了皮肉的暗釘。

釘子入膚時,人人都想過要及時取釘,奈何那時無良醫在側,也未尋得不傷性命的取釘之法,便隻能眼睜睜看着釘子與血肉混長。

随着時間的推移,那顆釘子終與血肉密不可分,若這時有醫者直言此釘可取,但取釘之後還需忍痛數月,此後或許還會留疤。那麼,或許人人都會陷入猶豫之中,難以抉擇。

到最後,不少人或許都會揮退醫者,從此不提取釘之事。

這也實屬人之常情。

大多人都會覺得,若釘子不傷及骨骼肺腑不攸關性命,隻要釘子的存在不礙觀瞻,隻要無人刻意提及,或許取與不取都無關緊要。初時那種急于取釘的心情,早就被時間與可想而知的切膚之痛給遮掩下去了。

取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不取則能相安無事,那此時誰又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取釘呢?

昌安年間的那些舊事于陳弘勉和周荃珝來說,正是暗釘一樣的存在。

在朝堂之中,蔣家的存在其實比謝家和崔家更特别。蔣家看似是謝黨,但他們卻也安排了一位蔣氏女入宮,近半年來,陳弘勉去到倚蘭殿的次數甚至要比他之前半年裡去往栖鸾殿的要多。

蘭妃深得聖寵一事原本隻是天家之事,于宮外人沒什麼大幹系,但若蘭妃的父母親族罪至抄家滅族,事情就不一樣了。

陳弘勉的确是想查清一些舊事,當陳弘勉知道高家滅門案與軟腸一物有關時,要大理寺徹查的态度的确十分堅定。

但若徹查的結果出乎了陳弘勉的意料影響了如今難得的安穩生活,誰也猜不到陳弘勉會如何決斷。

沒人能猜到這位天子最後是會選擇将事情壓下去,還是會将這些事情連根挖起。

在這件事上,他并不想賭。

司隸台是天子手中之利刃,利刃出鞘與否隻需天子一句話,但大理寺,卻有些不一樣。

畢竟,在“掌鞫獄、定刑名、決諸疑谳”的大理寺中,有人比他周荃珝更在意這些新案的結果,比他更在意那些舊事的後續。

即便最後陳弘勉真的有意将事情壓下去,也有人會站出來,将所有事情明明白白地攤于人前、暴曬于日光之下。

始終躲在暗處的那些人,終将無所遁形。

今日天好,馬車的簾子半卷了起來,此時有日光傾瀉進車廂内,周荃珝伸手撈了一縷斜陽。

“沒什麼,求個穩妥罷了。”他說。

-

泰合元年西北晟平軍戰敗之後,天子震怒,在朝堂上發了一通很大的火。

那一年,被那通怒火燒到的不僅有晟平軍的将領,還有不少人。

其中,原樞密院的正副二使就當堂被革了職,原兵部尚書也一同被貶。原吏部尚書為三人求情無果後上書乞歸,近半朝官吏出言規勸,進言者盡數遭天子斥。

最後,那位吏部尚書沒有留下來,歸了鄉。

如今的吏部,尚書之位便就這麼一直空懸着,相關事宜都由侍郎蔣奮佳領三位郎中和五位主事所掌。五位吏部主事之中,陶仕奇協同蔣侍郎總理此次省試場務。

關于此次省試,其實早于開年時便定好了相關人員安排。

主掌貢舉考試的共有兩人,一人不變,乃是在先帝登位初便以三元及第之身入翰林院的劉昉,其人如今任翰林院掌院學士。

另一人乃是江仁浦,其人以中書舍人權知禮部侍郎。

現如今的禮部,尚書之下僅設有一位侍郎,泰合三年便是由侍郎洪典協同翰林院掌院劉昉主掌貢舉考試。

那一年放榜之後,朝中可是多了不少謝氏門生,謝相一開口,座下附和之聲甚過從前。

這一回,陳弘勉有意打亂此局面,便提了一個中書舍人江棣恺上來,這位江大人是個無派系的,倒是可以抑制一番謝黨的猖獗。

從陳弘勉對于這位江大人的安排上其實不難猜出,此次科考結束後,想必朝中又會有一番變動。

除卻應考士子不說,這位中書舍人江仁浦應該是會在榜後正拜禮部侍郎了。

陳弘勉尤為看重科考一事,除卻安排了兩位德高望重的主考官外,還特命翰林院侍讀學士喬銘昫、翰林院侍講學士李訓一同輔之。

至于從開春便忙個不停的吏部,卻隻負總理場務,不負閱卷取士之責。

一番安排下來不可謂不細緻周全,不想到了半途過後還是出了岔子,喬家竟然出事了。

喬家一出事,原先的某些安排便随之有了改動。

因心中有過些準備,陳弘勉便提前拟定出了新的輔考官人選。

前幾日在朝會上提出的要與幾位重臣重新商議之言其實隻是做個客套樣子,實則,新的輔考官是陳弘勉早前就定下的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