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葉曉。姜慕汐和蕭淩默契對視一眼,他們之前就懷疑顧清琴與此事有關。
餘清畔道:“葉曉,你不說的話,乾坤鏡一顯露,你可是有包庇之罪。說不定他們還會懷疑你赤華派其心不正,與那人有勾結。”
姜慕汐上前,一身正氣:“你休要妖言惑衆。”
餘清畔抓住機會,瘋狂輸出:“是我妖言惑衆,還是你師姐做賊心虛,一試便知,我能接受各位的審問,什麼都能招,這乾坤鏡就在我身上,此等法器,仙門不會不知,一查便知是不是真品。”
蕭淩不想此事被當衆說開,朝沈墨一輯:“掌門,還是先回昆侖再行定奪。”
沈墨剛點頭,餘清畔不依不饒:“玄影仙尊,你怎麼都不說話,那場血殺唯一存活下來的人是你,仙門中人難道從來就沒有人懷疑過,怎麼偏偏就你活下來了。”
這話是禁忌,極其敏感,沈墨臉色一變。幾位仙門的掌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各異。
有關于昆侖血殺的事件在修真界一直被列為禁忌話題,沒人會去主動談起。
由此引起詭谲傳聞衆多,對玄影仙尊的編排自然不會少。有人說他來曆不明,是從混沌深淵出來的孩子,身上有詛咒,所以才會給昆侖帶來滅頂之災。
這些毫無根據的傳言越來越多,他們不敢找玄影仙尊求證,隻在背後議論。又因顧清琴少年大成,一躍成昆侖仙尊,不少人心存嫉妒,說的話越來越難聽。
期間有人甚至散布了顧清琴是妖魔的論調,沈墨本想着清者自清,不想過度打壓引起更大的謠言。可他們越加放肆,竟還背地裡做出與魅妖合作,坑害仙尊的醜事。
沈墨從那以後便勒令昆侖弟子不許談論此事,有違者便會被逐出昆侖。昆侖弟子與百家仙門息息相關,沒人想為了逞這點口舌之快而斷送自家子弟的前程。之後,流言蜚語便逐漸消失。
但人們心底的疑惑不會就此消失,要說沒有任何懷疑和猜測那是不可能的。
天灰蒙蒙亮,白影鎮的那些怪物在仙門的鎮魔結界裡慢慢平複狂性,變為最開始中屍毒的樣子。一個個如行屍走肉般,晃晃悠悠地隻會原地踏步。
一大批仙門中人留下處理白影鎮的居民,有的人去鎮上搜尋,看是否還有僥幸存活下來的人。
沈墨和其他人則是先将餘清畔和範戈帶回昆侖。
餘清畔的話使各大仙門多年來埋在心底的疑問再次發酵,沈墨連着幾天都在和各大仙門周旋,最終壓不住他們的逼迫,隻好決定在蓮雲台公開那乾坤鏡的内容。
從餘清畔當着衆人的面說出那些模糊不清的話之後,葉曉就知道此事沈墨壓不了。
況且在餘清畔信誓旦旦地指證葉曉也是見證人之後,沈墨也被說動了,他也想知道當年那場血殺的真相。
乾坤鏡是昆侖秘寶,多年前丢失,如今被找回,幾個長老檢驗過,的确是真品。能顯示在乾坤鏡中的影像均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絕不可能是他人捏造的幻境。
葉曉去看過葉塵,他還未醒,但氣色還算不錯。
如今這個情況,她隻能撇清自己,保赤華派清白。她的父親還在昆侖修養,合虛府的仙師醫術高明,葉塵還需要昆侖的救助,她不能在這個時候惹事。
其實葉曉是希望顧清琴能在蓮雲台公開大會那天來臨之前就先逃跑,眼下情況,他一個人走了,誰也抓不住他,倒也省得讓她為難,還得當面指證他。
葉曉真不想和他撕破臉,這些日子,戰戰兢兢,好不容易和他建立點信任,這下要全盤否定,她真的是既難受又痛心。
可人家就是不走,非得上這個蓮雲台。
——
秋日涼風,吹來一股潮濕的氣味,天空烏雲遮日,看着要下大雨。
這公開大會選的日子也不錯,黑雲壓天,陰森森的氛圍,倒也很襯景。
葉曉站在台上,和顧清琴相對而立,四周圍滿了各大仙門的人。姜慕汐和蕭淩站在台下,位于葉曉身後,算是一重保障。
這兩人擔心葉曉的安危,還知道離她近些。
其他仙門的掌門坐得老遠,葉曉心裡一頓罵:拿我當槍頭使,自己倒躲得挺遠。
沈墨抛出乾坤鏡,居于台上中央高空,鏡像被放大,寒天飄雪,從葉曉站在階梯下一臉驚懼仰頭望着上方的一幕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