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招生工作的第三年,薛珅已經見過太多懷有轉專業念頭的壓線考生。盡管有諸多知名院校願意為他們提供最熱門的專業、本碩博連讀的學制、高額的獎學金,但“清北”仍然是一塊考生、家長和高中都無法割舍的金字招牌,也是一塊限制着他們做出理性抉擇的枷鎖。他們被迫讀了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發展前景也不太可觀的專業,在大學中渾渾噩噩地得過且過,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何方。
勸壓線考生采取入校之後再轉專業的曲線救國方式是招生組常用的畫餅策略之一。但從事實層面上看,這些考生最終轉專業成功的概率不超過一半。在沒能轉成專業的人中,有小部分人是幸運的,他們發現了所學專業的樂趣,自願選擇留下。但更多的人是不幸的,他們或被高難度的課程磨沒了心氣,幹脆放棄了轉專業的念頭;或被政策制度和個人能力所限,在競争中被淘汰。于是薛珅向來不主張一味地對壓線考生推薦轉專業政策,這種利用信息差去坑蒙拐騙的手段實在是有點缺德,但考生若是主動問起,可以給出些中肯的評價和建議。
見林羽對此很感興趣,他又多說了幾句:“如果你打定主意想轉去讀物理,那進校時最好選擇一個跨度沒那麼大的專業。要把本專業的課程先學好,不能有不及格記錄,所修的物理、數學和公共必修課成績需要達到優秀水平。物理學院每年轉專業的接收人數上限是二十人,筆試會考力學、熱學和電磁學,我會盡可能幫你選一個重疊課程比較多的專業,降低你自學這些課的壓力……而且,我也建議你不要太寄希望于轉專業,如果真的非常熱愛物理,也可以在本專業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去修一個雙學位。”
眼見林羽心中的天平逐漸朝着北大傾斜,姜凡不再坐以待斃:“這個學期,我們物理系的物理學專業拟招收二十四名轉專業的學生,報名人數是十四人。我所在的數理基科班拟招收二十二人,但最終隻有四人報名。隻要筆試和面試的成績别太糟糕,基本不存在不通過的可能性。”
張濤偷偷打聽:“你怎麼忽然知道得這麼詳細了。”
姜凡面無表情:“趁他們兩個說話的時候在招生組群裡問的。”
薛珅瞥了眼兩顆挨在一塊嘀嘀咕咕的腦袋:“轉入競争不激烈并不意味着轉專業難度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貴校的很多院系都會限制15%的轉出比例吧?清華在2017級開始數理大類招生,大一下學期時,工程物理系的教務故意曲解政策,把大類分流出去的學生也納入15%的轉出比例中,最終導緻全系的轉專業名額隻剩下一個。變着法地阻止學生轉出,這件事在當時鬧得可不太好看。除此之外,現在還有不少院系隻把轉專業的機會給予成績排名在前15%的學生,這是十分矛盾且不夠人性化的制度。所以我倒是很懷疑,貴校物理系的轉出和轉入人數相差如此懸殊,是不是受到了學生從原專業轉出困難的影響,還是說……”
姜凡本就已經臉色鐵青,薛珅的陰陽怪氣和欲言又止使他更加心煩意亂:“所以呢,你到底想說什麼?”
張濤見他完全沒懂薛珅話裡話外的暗示,連忙試圖岔開話題,畢竟這件事若是再聊下去,更加難堪的隻會是姜凡。他推了推姜凡的胳膊:“那個……嗯……要不你再和林羽聊聊别的呢?”
薛珅本想到此為止,可張濤明目張膽的偏袒實在令他氣不打一處來。他一邊保持着溫和有禮的态度,一邊開始噴灑毒液:“還是說貴校的物理系在本科教學方面的确差點火候,以至于在讀學生紛紛轉出,同時又鮮少有人轉入?”
哈哈,shift。張濤現在想讓世界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