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老爺子是擔心他們花太多錢撐這個店面。雖然話是不怎麼好聽,但出發點也算是為他們着想。
蘇衛華便解釋道:“爸,這小樓是珍珍同學家的親戚租給我們的。因為有這層關系在,價格其實一點都不貴,小攤雖然成本更低,但是對每次來吃東西的客人來說還是不方便。”
“現在政策好了,私人飯店也會越來越多,咱們是趕早不趕晚。再說,有了門面,做生意和住房都在一起,對我們一家人來說也更安全。”
蘇麗珍聽了他爸這番認真解釋,第一反應就是高興。
放在以前,蘇衛華因為對蘇家老兩口有心結,是最不耐聽蘇老爺子數落的,常常就像炮竹似的一點就着。
如今卻能耐下性子慢慢解釋,而且還有理有據的,看來這段時間曆練的效果十分明顯。
蘇老頭顯然也沒料到大兒子會這麼心平氣和地跟他解釋。本來他都做好了心理準備,非得好好說大兒子一頓不可,大不了他們爺兒倆大吵一架,他直接扭頭回家。
可他兒子這樣的反應讓他一時不知怎麼接茬,氣也消了大半,隻能反複嘟囔道:“那也沒必要一下子弄這麼大個地方啊!還捯饬得跟皇宮似的,這得多少錢……”
衆人一看他這樣,就知道這爺兒倆今天是吵不起來了。
一向會來事的鄭豔紅便故意的湊趣道:“爸,這像皇宮好啊!您想啊,像皇宮大夥兒才都想來看看,看了那不就得留下吃頓飯嘛!所以要我說,還是我大哥、大嫂聰明,會做事!”
氣氛很快緩和過來,剛好這時蘇衛華那兩個朋友也帶着家屬過來了,蘇衛華和李翠英趕忙上前招呼。
人一到齊,蘇衛華夫妻倆就領着蘇小麥跟大夥兒見了面,正式打個招呼,也是再次重申,小麥是他們夫妻倆很看重的女兒,今後也是蘇家的一員。
雖然蘇老頭之前還在罵大兒子敗家,但是在外人面前還是一向很有分寸的。
甚至還在小麥改口喊他們老兩口“爺”“奶”後,越過了蘇老太,先給了小麥一個紅包。
蘇麗珍在旁邊瞧着蘇老太和鄭豔紅那有些心疼的樣子,估摸這紅包應該是老爺子自己準備的,可能裡邊的金額還不算小。
畢竟按照以往慣例,蘇老太每年給她這個孫女的壓歲錢也不過是五分、八分的,鄭豔紅更是年年雷打不動的一分錢,也不知道有沒有包錢的紅紙包值錢。
蘇衛華的朋友們也各自給小麥帶了見面禮,一個是一件粉色的手工開襟兒毛衣,一個是塊花格子毛華達呢料子,一看就都是花心思準備的!
因為大家下午還要上班、上學,蘇衛華夫妻帶着小麥跟大夥兒打完招呼就開席了。
今天這兩桌席面是鴛鴦火鍋加特色鹵味。
大夥還是第一次見鴛鴦鍋這種用一口鍋能同時涮兩種鍋底的火鍋,都誇蘇麗珍一家心思靈巧。等嘗到了味道後更是大為喜歡,可以說,所有人都對這頓飯交口稱贊。
看大家這樣的反應,一家人對明天正式開業也更加有信心了。
吃過飯,蘇衛華的朋友們很快就走了。
沒有外人,大夥兒說話也不用顧忌,不過這次不是蘇老頭了。
廚房裡,蘇老太一邊幫忙收拾碗筷兒,一邊跟李翠英念叨:“知道她救了你一命,身世也可憐,但她到底不是從你肚皮裡爬出來的!”
“要我說,你好吃好喝把人治好了就行了,收個幹閨女也算全個好名聲,幹啥非把人留下啊?”
“你自己又不是沒有閨女,再不濟還有娜娜這個親侄女兒啊!你留這麼個外人在家,将來是不是還得給她貼嫁妝?你說你多虧得慌!”
正好這時蘇麗珍端着蘋果要進來洗,一聽見她奶這話,立刻回頭往大廳餐桌那邊看了一眼。
見蘇麗娜正拉着小麥狀似親密地聊着天,她走過去不動聲色地接過蘇老太的話,道:
“奶,您這話可不對。其實小麥姐姐不光是咱家的救命恩人,而且她還很能幹的,您也聽我爸說過她家的事,她基本是老早就出來自力更生了。”
“所以論起做買賣的經驗,那是比我們還豐富呢。而且她力氣大、做事麻利,幹活絕對是一把好手。有她在店裡,說不定她比您親孫女我有用多了!”
老太太聽了卻有些不信,“可你爸不是說這孩子受傷嚴重,得養一段時間,那能幹啥活?”
蘇麗珍笑道:“奶,小麥這麼年輕,那身體不是說養好就養好嘛!再說,即便她現在幹不了體力活兒,但是她識字、會打算盤,也能幫我爸媽收收錢、記記賬啊!”
蘇老太和鄭豔紅不知道蘇小麥認字算賬都是蘇麗珍教的。
乍一聽說她會這些,倒是都有些吃驚。畢竟現在要找一個能寫會算又知根知底,關鍵還願意來這私人個體店做事的可不好找。
蘇老太猶豫了一下,最終點了點頭,“要這麼說,留下這孩子還真不虧,到時給她貼點兒嫁妝也不是不行……”
不過說着說着,老太太又闆起了臉,對李翠英道:“但是我可得跟你說好,讓她留下臨時幫着收收錢、寫個賬都可以,就是不能把賬都叫她管!更不能讓她有機會碰錢!”
“你和華子得防着點,可不能讓她生了外心!那老話說的好,‘日防夜防家賊難防’,你倆心裡都得給我有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