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筆尖流逝,當一張張白紙寫滿,當書生意氣揮灑于筆墨之間,今年為期五天的科考也随之落下帷幕。
紀斯言滿胸燃燒沸騰着的天下安民的思想,定國安邦的策略,治世救民的方策随着科考的結束慢慢安靜下來。
收拾完走出考場,紀斯言深吸一口氣,人間煙火氣萦繞鼻前,替代了筆墨紙香。他眯眼看向雪天的太陽,感覺無比輕松,渾身暖意融融,這才是真實人間啊!
“少爺!少爺,這裡!我在這裡!”
紀斯言循聲望去,紀成在人群中蹦跶着朝他招手,小陳叔在一旁牽着馬車。
他環顧四周片刻,才慢慢挪到馬車旁。
“少爺少爺!餓了吧?我看你都瘦了!我準備了好多吃的在馬車上,快上車!”紀成拉着紀斯言,把一個暖手爐塞到他手裡,“快暖暖手少爺,今兒天氣太冷了。”
“少爺,先上車回家吧。”陳大春掀開車簾。
“辛苦小陳叔了。”紀斯言再環顧一周,沒有見到其他熟悉的身影,才依言坐進馬車,紀成随後跟進來。
“少爺,先喝口湯暖暖胃,路上先吃點點心,等到家了再吃飯。陳嬸一早起來熬的雞湯,快嘗嘗。”紀成倒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遞給紀斯言。
紀斯言将暖手爐放下,端起碗試了一口,感覺不燙嘴,便一口氣喝完,安慰好叫嚣的五髒廟,全身舒服很多。
“少爺你果然餓了,以前你都不喝雞湯的。”紀成心疼地又端出一盤糕點和幾個牛肉餡餅。
紀斯言聞言挑眉,沒有說話,拿起牛肉餡餅咬了一口,還是以前的味道。
安靜地吃了一會兒,紀斯言終于忍不住開口問:“藍甜呢?”
紀成正在給紀斯言盛第二碗湯,聞言回道:“藍姑娘?對哦,今天沒看到她,我以為她也會來呢。”
紀斯言小口小口地吃完牛肉餡餅,沒再說話。
回到陳宅,紀斯言将這段時間的賬本過了一遍,整個紀家米鋪已重回正軌,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合上賬本,紀斯言捏捏鼻梁,這是父親留下的産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必須得守住。
“臘月二十二開倉施粥吧。”
父親的施粥之舉,他也會延續下去。
科考結束之後,紀斯言并沒有留在宅子休息,他既要跑府衙,他想早日重建紀宅,又要跑商戶,他想聯合當地鄉紳組建龍安城商業聯盟。
四處奔波的日子過得特别快,這一天見紀成在宅子門口接他時,才想起今天是施粥的日子。
“少爺,粥棚目前都已安排妥善,有人已經在土地廟前排隊了。”紀成跟紀斯言走出院子,向他彙報着情況。
紀斯言點頭:“好,老弱婦孺貧疾者優先,讓小陳叔安排多些人去現場,不可亂了。”
紀成應一聲:“明白!”
紀斯言小時候跟着父親施過幾次粥,流程和事項他都很清楚。他到達粥棚時,正好是新粥出鍋,大鍋熬煮的米粥香味撲鼻,人群頓時騷動起來,舉着飯盆吵吵嚷嚷,但好在還算按秩序排隊領粥。
“看!是紀家的少爺!”人群中有人認出紀斯言,高聲呼喊并朝他招手。
“嚯,真是紀少爺!謝謝少爺,少爺你是大好人啊!”
“紀員外和紀少爺都是好人啊!”
“謝謝紀少爺!你要健康平安啊!”
“謝謝紀少爺!”
“謝謝紀少爺!”
紀斯言在一句句感激聲中回禮,這些聲音中有腿腳不便的老妪,有稚嫩不知世事的小兒,有說着聽不懂方言的乞丐,但是感謝之意直達心底。
他隻是在能力範圍内,給了他們一些食物,可是他們臉上卻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此時此刻,紀斯言稍微能夠理解父親為什麼多年來堅持施粥,不是為了這一聲聲感謝,而是為了給這些人們一絲希望。
不遠處,一位紅衣姑娘站在白馬之上,遙望着粥棚。不知多久之後,她将手中的銅鑼放下,似是自言自語:“看着還挺像回事兒,不需要我出手。”